深夜,行走在无名湖畔

深夜,行走在无名湖畔

雅质散文2025-08-20 08:50:43
入夜已久,心血来潮,本想只在客店周围散步排遣,无意中竟慢慢走到几里外的湖边去了。夜色深沉,没有半盏灯火,信步走在湖畔堤岸边,举目一片黑暗,依稀望见湖水如镜。堤坝上茂盛的柳树遮起半天的星空,围出一个深遽
入夜已久,心血来潮,本想只在客店周围散步排遣,无意中竟慢慢走到几里外的湖边去了。
夜色深沉,没有半盏灯火,信步走在湖畔堤岸边,举目一片黑暗,依稀望见湖水如镜。
堤坝上茂盛的柳树遮起半天的星空,围出一个深遽通道,延向的远方,却于黑暗中看不清,望不到。湖对面是起伏的群山,这山便是白日里登上去的山,山路上洒满松针和落叶,尽是原生态的质朴。现在,山也只剩下朦胧的轮廓,沉沉地入了睡眠。细看山下,湖上几点若有若无的灯光,似是夜归的渔火。新月斜斜地靠在山顶,月影浅水一脉,透过树林温柔宁静地倾泄在鹅卵石路面上,让人忍不下心去踩踏。
抬头仰望,天穹如黛,七八点残星闪烁不定。
风从湖上徐徐吹来,带来湖上特有的清凉和神秘感觉。长长的堤岸上没有其他人,万籁俱寂。只有湖水轻柔地抚拍石堤的汩汩水声和草丛里虫蛰频频的鸣叫声打破夜色中漫漫无边的寂静。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山、这水,都是江南名不见经传的清纯山水,然而正是由于籍籍无名,身处山水之间的时候感觉不到距离和隔阂,倍感亲昵。
静得像太古时代一般的夜里,独自坐在湖滩乱石之间,呼吸着夜间冰凉的空气,体味感慨着自然的淳朴,都市的繁华纷攘都如过眼云烟被遗忘在另一个世界。无尽的夜,在身边悄然流淌,就像一个纯净的可爱精灵,引着人冥想万千,无数滋味暗然浮上心头。
在一个只剩下自己的世界里,进行独自思索而不被纷乱的红尘世界打扰。这个氛围,相仿佛于亨利·梭罗在《瓦尔登湖》里描述的意境:在外人看来无边孤独的时间和地点,在纯自然的宁静里享受着哲人一样的快乐。这种快乐来自湖畔的宁静,更确切地说来自心灵的恬静。
很久以前,有朋友对我说,独自夜行,最可怕的是寂寞孤独。然而我却以为,夜行的魅力,也正是在品味那种天宇间只剩下一个人的宁静。
难得在这个深夜的湖边,天空和湖水是两帘厚重深沉的大幕布,远远地隔离了城市里的喧嚣和压抑,这个时刻,宠辱皆忘,在渺渺无涯的天水之间,任思绪放归自然,放纵飞驰。
诚然,人小的时候,最怕去黑暗的地方。记得小时候住的老屋厨房和起居卧室相隔了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里没有任何灯火照明,所以一到晚上,小孩子们就绝对不去厨房,即使是去吃夜宵,也要大人先去对面厨房开了灯,借着暗淡的光线才敢走过去。
年岁渐长,却慢慢懂得黑暗背后那宁静的好处了。在这沉沉黑暗中,不单磨练胆量,更在无人打扰万籁俱寂的时刻感知与众不同的思想。
东方古老哲人们极其推崇“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的心境,也正是企望在宁静而浩瀚的自然启迪下寻觅智慧的感悟。这一刹那,用心感受夜间晚风清凉的浸润,朦胧地看残花落叶悠然飘零的悸动,在湖水轻柔的波涛声里抬头仰望天上的几点微渺星光,恰似茫茫探求中偶尔闪亮的指引,悄然照着黑暗的路途。
斗星西斜,乌鹊绕树三啼,小村落中遥遥回应犬吠两声,黑暗中,意兴萧然地沿着依稀可辨的路径回转客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