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种地的
工作多年,时常有老板问我,你的父亲是做什么的?“种地的!”“不像,真的不像,种地也是搞科学种田的吧!”“不是,中国普通的农民,连我爷爷也是种地的,不会做别的工作!”我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理直气壮,而对方
工作多年,时常有老板问我,你的父亲是做什么的?“种地的!”“不像,真的不像,种地也是搞科学种田的吧!”“不是,中国普通的农民,连我爷爷也是种地的,不会做别的工作!”我的回答是斩钉截铁,理直气壮,而对方对我的答案往往不太满意,怎么她的父亲会是种地的呢?心里知道老板的语气有表扬的意味,但是他自己也许没有意识到,这个语气对于父亲,对于和父亲一样的中国的农民来说,是一种习惯的歧视。农民的女儿就不能上大学吗?农民的女儿就不能漂亮吗?农民的女儿的工作能力就不能很强吗?农民的女儿就一定是农民吗?每次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回答出这样的答案,回到家里面,就会反问这些问题。父亲就会笑着说,“我女儿从小就聪明,到哪里都会做得很好,就是种地的女儿,没有觉得自己很丢人吧!”此刻,我就会哈哈的笑,觉得自己当个农民的女儿挺自豪的!从没觉得当个种地的女儿有什么不好。
父亲是个种地的,从我认识他就是这个状态,20多年了,我已经从一个不足月的早产婴儿嫁做他人之妇了,选择嫁给了一个种地的人的儿子,这样门当户对,也会和我这个种地的父亲有共同的语言,更重要的是我喜欢种地的。
婚后回家省亲,父亲语重心长的说:“你要上研究生了,我也不忍心让你丈夫一个人受苦啊!你是我的女儿啊,今年要花多少钱,给你准备一万够了吗?”“不要了,学校不要学费,我自己能够赚到生活费,就是你所说的当个兼职撰稿人,你不是说那个职业挺好的吗?你说我是你的女儿,他说是我是他的老婆,现在真是幸福,两面都供着我一个!”父亲慈祥的笑了,脸上的皱纹堆在一起,他还不到50岁。
父亲在十岁的时候没有了父亲,他经常说“我从小没爹,一定让你们感觉到有爹”。上小学的时候,每当下雨,他就会穿上雨衣去学校把我背回家,年少体弱的我,一到下雨就不敢走路,从学校到家里大约有1公里的路程,下了雨,全是泥。父亲将我藏在雨衣里面,一步一滑的回到家。现在记不清父亲当时有多累,七八岁的时候,怎么也有50斤的体重,相当于在雨中背着一袋面粉,滋味肯定是不好受的。
上了初中,可以自己骑自行车上学了,到了下雨天,父亲就会把车子扛到村口,村子里面的道路是泥土路,不能骑车,村子外面是沙石路,清晨,在父亲的注视中出发,傍晚,在父亲的等待中回家。有的孩子回家和自己的父亲说,您看人家的爹,下雨总是接送女儿!他的父亲的回答是,你要是学习和人家一样好,我也去接送。这两者有联系吗?我至今不知道,自上学以来一直名列前茅,老师对父亲说,你女儿要是考不上,没有人能够考上。父亲回到家里会和母亲很自豪的谈论,在外人面前很少谈起我的学习成绩。当别人很有兴趣的向父亲讨教教育之道的时候,他总是说,凭自觉,我才不管呢!
父亲是1957年出生的,上学的时候正是“教育要革命,学制要缩短”的年代,9年就高中毕业了。他也参加过高考,连汉语拼音也没有学过,自然是落榜了。他两次不当农民的机会,一是村里面招考民办教师,他不愿意当“孩子王”。二是村里让他做村支书,他认为处理村民事务太麻烦,拒绝了村干部的邀请,死心塌地地当了农民,尽管在村里面算是一个文化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前,大家是在生产队劳动,父亲当过小组长,领着民工出去修路,总能把任务完成的很轻松。他会测量土方,无论什么体积的,锥形,梯形的土方都能够测量得很准确,科学计算工作效率,和他一起工作的人不会太累。忙忙碌碌几年下来,盖了三间房,也就是我出生的地方。
盖房的第二年,我出生了,父亲22岁,犯了当时的《婚姻法》,据说是早婚,罚款300元,于是,爸妈用差不多一年的收入都“买”了我,现在母亲还让我还她300块钱。父亲并没有我是“买”来的就不喜欢我,反而当我是宝贝,到哪里都带上我,出门总会给我买些好吃的。他的理论是,女儿是人家的,长大不知道要嫁个什么样的人,趁着在父母身边,一定要过得快乐,儿子就要严加管教,不能没有规矩。后来也确实如此,他对弟弟要稍微严厉一些。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之后,生产队就解散了,父亲是村里面第一批包地的。很多人说他傻,他依旧披星戴月的劳动,当时的玉米大概是1毛多1市斤,辛苦一年,去掉缴纳公粮,差不多能剩个千把块钱,一家人的吃穿算是够了,用父亲的话说,要基本解决温饱。
当村里面的人都意识到应该多种些地的时候,父亲买了一辆农用四轮车,除了自家种地,还给别人家干活。17年后,家里面依然养着这辆车,不过柴油机已经换了4台了,我也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长期开着四轮车,噪音很大,父亲的脾气越来越暴躁,耳朵也不是那么灵敏了。
最近几年,我和弟弟都在外面读书,家里面只剩下他和妈妈,他的脾气好多了,对妈妈越来越照顾。春节吃饭的时候,他夹了块肉放在妈妈的碗里,“给你夹块肉吧,只有你是能够和我同甘共苦的人啊!”我的眼泪无声地流着,偷偷的抹去,怕被父亲看见,突然觉得自己是个过客,一个家里面的过客,从小到大就让父母操心,让父母养着,25岁了,也没有给父母分担过什么东西。
上学的时候,每次离家,父亲都会问,带多少钱啊?我不想回答,觉得自己是个债主。自己一回家,欠父亲债务的乡亲就会来还钱,因为这是约定俗成的最后期限,不能让人家孩子上学没有生活费,种地的供个大学生不容易。上学,这是父亲让我改变命运的唯一的出路。“只要你考得上,砸锅卖铁也要供你!”父亲的豪言壮语,他不想我再做种地的,他希望我能够自食其力,过上体面的生活。如果说,20岁的父亲是为了养家而种地,而30岁以后的父亲,则完全是为了供我而种地了。小学的时候,学费不贵,一年百十块钱,粮食也不贵,1毛多1斤,一年有2000斤足够我上学,小学毕业,大概花了1000块钱,折合玉米1万斤。上了初中,各种费用开始上涨,粮食价格也涨了,三年下来,大概花了3000块钱,折合玉米1.5万斤。1996年,以全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我们全市最好的重点高中,一年的费用大概要3000元,三年下来,1万元人民币,折合玉米4万斤。好不容易考上了大学,赶上扩招,学费上涨,一年除掉生活费,要交给学校5000元,2万斤玉米,再加上各种生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