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口村的传说

龙门口村的传说

工艺品小说2025-11-04 21:30:26
龙门口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焦店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龙山西侧与香山东侧的山口处,古时候叫龙门关,元朝曾立巡检司于此。关于这个村名的由来,还有一个神奇的民间传说呢。舜帝时代,天下大水,舜命禹治水。大禹
龙门口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焦店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龙山西侧与香山东侧的山口处,古时候叫龙门关,元朝曾立巡检司于此。关于这个村名的由来,还有一个神奇的民间传说呢。
舜帝时代,天下大水,舜命禹治水。大禹看到肆虐的洪水给老百姓带来的灾难后,下定决心要治理水患。为治理洪水,他带着手下十几个人跋山涉水,顶风冒雨到各地察看水情,了解九州的地理状况,常年奔波在洪水之中。他日夜思考着治理洪水的良策,可是心里像一堆乱麻,怎么也理不出来个头绪。为此他愁闷得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一天,大禹正在发愁找不到治水的良策,手下一个人匆忙跑来向他禀报,说是洪水又淹没了香山和龙山附近的不少良田和村庄。大禹来到水势汹涌的香山和龙山脚下查看,他发现两山相连,山势高耸,将滔滔洪水堵断,并形成了湖泊,湖水越积越多。大禹了解了地势情况后,决定按地势高低利用阻截之法治水,迫使洪水不再蔓延。这一决定了得到众人的一致同意,于是大禹赤膊上阵率领百姓大干起来。
正当他们干得热火朝天之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汉上山砍柴途经此地,老人家看到这个治水场面一脸凝重,欲言又止,先是捋着胡子摇了摇头,而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老汉的这一反常举动被旁边的大禹看得清清楚楚,大禹觉着老人家肯定有话要说,于是他赶紧放下工具上前深施一礼说道:“老人家对治水一事有何高见,请多多指点帮助。”老汉见状摆摆手说:“我只是走路走累了,随便在这里歇歇脚,好攒足力气上山砍柴,我一个山村樵夫哪里懂得治水之道啊。”大禹见眼前这位老人鹤发童颜,气度不凡,心想此人必定能给我指点迷津,助我一臂以力。想到这儿,大禹哪肯就此罢休,又上前深施一礼说道:“看着良田被淹没,房屋被冲垮,成千上万的百姓丧生于洪水之中,我心里像千万把刀子割了一样难受。为了造福天下黎民百姓,让他们早日摆脱洪水带来的灾难,恳请老人家给我指一条路子。”大禹一番情真意切的肺腑之言让老人家感动不已,禁不住叹息道:“唉,你如此治水恐怕是治标不治本,到头来劳而无功啊!”见他话里有话,大禹急忙追问道:“老人家,还望您说说这洪水到底该如何治理才好?”老人微微一笑,捋了捋长须说:“恕老夫直言,要想彻底治理水患,仅靠阻截之法不会奏效,惟有疏通才是良策。你若是能把香山和龙山相连的地方凿开,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你造福天下黎民百姓的善行义举已经感动了上苍,助你治理水患实乃天意!”说完化作一阵清风去了。
老汉走后,地上留下了一柄砍柴的斧子。大禹心头一喜,果真不出我所料,今天遇到神人相助了。看着陡峭的两座山,大禹气不打一处来:“如若不是你们横在这里挡住洪水的去路,老百姓怎会遭受如此灾难,我恨不得一下把你砍成两半。”说完他甩开膀子一斧接一斧朝山上狠狠砍去,其他人也纷纷拿起工具拼命地干起来。大禹的好朋友乌龟和应龙得知这一消息后也赶来帮忙。应龙用它坚硬无比的尾巴将香山和龙山相连的地方打开了一个豁口,乌龟一次次地把应龙划落的巨石用背驮到远处,很快凿开了香山和龙山,使积水穿过大豁口流走了,彻底解决了这一带积水成祸的情况,从此百姓们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大禹在开凿香山和龙山的过程中,认为应龙功劳最大,就将开凿的这个豁口叫做龙门口。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功德,就把龙门口附近的这个村庄叫做龙门口村。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