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普及集邮为己任

以普及集邮为己任

石磎散文2025-04-04 03:35:32
周文才是苏州市吴中区集邮协会会长,他热爱集邮,热心邮协工作,以普及集邮为己任,倾全力为宣传集邮文化鼓与呼。周文才曾经是一名军人。上世纪60年代初,他参军到南海舰队当文书,老文书在调离之前将压在玻璃台板
周文才是苏州市吴中区集邮协会会长,他热爱集邮,热心邮协工作,以普及集邮为己任,倾全力为宣传集邮文化鼓与呼。
周文才曾经是一名军人。上世纪60年代初,他参军到南海舰队当文书,老文书在调离之前将压在玻璃台板下的几十枚新中国邮票送给了他,令他欣喜万分,就此结下邮缘。部队邮友见他痴迷方寸,就介绍他加入了驻军地的广东省湛江市集邮协会。因表现突出,他被增选为理事。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周文才从部队转业回乡,任吴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他回乡后,立即找到苏州市邮协接上关系。当时,吴县尚无集邮组织,市邮协早就希望能在吴县成立集邮协会,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市邮协在对周文才作了一番了解后,认为他邮识丰富又有较强的组织能力,便将筹建任务交给了他。
周文才受命于身,立即进行调研,日夜奔波,联系邮人,组建班子。1986年11月,吴县集邮协会正式成立,周文才被选为会长,并连续五届当选会长至今。20年来,尽管经历了撤县建市(吴县市)、撤市建区(苏州市吴中区),周文才自己也在领导岗位上多次变换工作环境,直至前几年退休,但在邮协会长的位置上,他始终如一地努力工作,为普及集邮而日夜操劳。
吴县是个拥有2000多年悠久历史、物产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县,下辖30多个乡镇。周文才走马上任后,立即深入各乡镇调查摸底,大力宣传集邮的好处,竭力争取乡镇领导对集邮的支持。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各乡镇集邮协会纷纷成立,农村集邮活动终于出现了喜人的局面。在发展乡镇集邮的同时,周文才根据机关及部分事业单位集邮爱好者相对较多的特点,因势利导,帮助他们建立集邮组织,先后成立了金融、税务系统和供电、广电等条线8个集邮分会。对集邮人员达不到组建分会的机关其他部门和条线,周文才帮助他们组建了34个集邮小组,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集邮网络。近年来,周文才又将目光投向社区,组建了吴中区第一个(苏州市第二家)社区集邮协会——苏苑街道社区南区集邮协会,将集邮纳入了社区文化活动之中。
周文才深知,集邮协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为此,他花大力气抓好经常性活动,包括每月一次“集邮活动日”活动、每年一次“佳邮”评选活动、每年一次集邮展览、每年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每季度出一期会刊。在做好上述“五个一”工作的基础上,他又组织了大量生动活泼的集邮活动,如在各乡镇邮协成立、召开会员代表大会、撤县建市、太湖大桥通车等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与有关部门一起制作纪念封;在吴县市首届艺术节举办期间,组织数十部邮集在艺术节上展出;与苏州市职工集邮研究会、市机械系统集邮协会、市老干部集邮协会、上海沪东汽车运输集团(公司)集邮协会建立联系,定期开展联谊活动……
为进一步传播集邮知识,周文才积极组织基层集邮知识竞赛。为此,他亲自动手翻邮刊、查资料、出题目、印试卷,鼓励大家报名参加竞赛活动,并亲自为获奖者颁奖。他除组织在城区举办集邮展览外,还送邮下乡,到乡镇去举办邮展。为让更多的人了解集邮,他把展框摆放到公园里、闹市区,每次都吸引了大量群众,既使参观者受到美的熏陶,又宣传、普及了集邮知识,收效甚好。
竭诚为会员服务,是周文才始终不变的宗旨。他非常重视一年一度的新邮预订工作,每次换卡都亲临现场,决不漏掉一个会员。分会、小组有难处,只有帮他们解决了他才安心。会员编组邮集需要一些邮品找到他,他总是一口应承下来,或在自己的藏品中寻找,或去邮市找邮商朋友,热心为大家寻找急需的东西。
作为集邮者,周文才涉足传统集邮、专题集邮,对邮政史类邮品研究甚深。他编组的《力量、速度与技巧的运动》、《球类运动》、《新中国机要通信信封及邮戳》、《不该发生的差错》等邮集多次在省市邮展中获奖。他撰写的近百篇邮学研究文章,散见于各级集邮报刊。他的集邮事迹,还被吴县电视台拍成专题片,在文化生活栏目中播放。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