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行:阿维尼翁的绚烂

欧洲行:阿维尼翁的绚烂

赵字散文2025-04-18 08:18:13
因为薰衣草,因为一年一度的戏曲节,因为教皇宫,还因为断桥,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阿维尼翁是我们这次必须停留的一站。7月12日一大早出门,坐地铁赶往迪斯尼乐园,再乘最早一班的火车去阿维尼翁。为何这样绕道

因为薰衣草,因为一年一度的戏曲节,因为教皇宫,还因为断桥,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的阿维尼翁是我们这次必须停留的一站。
7月12日一大早出门,坐地铁赶往迪斯尼乐园,再乘最早一班的火车去阿维尼翁。为何这样绕道而行呢?而不直接从巴黎坐火车到阿维尼翁?这是在出国之前做攻略时在穷游网上看到的,从迪斯尼乐园到阿维尼翁直达车,车票是90欧,比从巴黎直接坐车到阿维尼翁少50欧,这样三个人就可以省150欧了。据说国内知道这样走的人很少,看看周围全都是老外,所以做好攻略确实能带来效益哈。
沿路上都是法国式的田园景色,很美!金黄色的麦卷是我最想摄入镜头的画面了,也不知为什么对它情有独钟,说不清,道不明,也许就像是爱上一个人一样。白色的牛群在大块的绿色中,是如此的柔美,远处白墙红瓦的房子像是点缀,让人赏心悦目,列车就像行驶在一幅幅油画中,让人目不暇接。
坐在我对面的应该是一位作曲家了,一上车就拿出五线谱来作曲,谁说法国人很慵懒?这就是一个很好地反证,很敬佩这样善于抓紧时间的人,也不知他是不是去阿维尼翁参加一年一度的戏曲节?
两个多小时后到达阿维尼翁,这里的天真蓝呀!一扫巴黎那种阴雨连绵的郁闷天气,如此的阳光明媚给我们带来了暖意,让我感受到南方与北方的巨大差别。
当我们踏进阿维尼翁米色的城墙时,仿佛踏进了中世纪的古堡,迎面扑来的是满大街的人群涌动,来自世界各地的、化妆成各种式样的艺术家们,在大街上展示他们的才艺,周围围满了观看的人群。
一阵撩拨心弦的吉他声牵引着我来到这位帅气的吉他手身边,一把破旧的吉他仿佛有100年的历史,在他的怀中却似一位温柔典雅的恋人,一连串短促的琶音和弦从指间流出,似是对恋人的娓娓倾诉,柔情似水……时而又是一阵金戈铁马的嘶鸣,血雨腥风,撕心裂肺,仿佛把人带入古代的战场,几个单调的强音后突然戛然而止,心仿佛提到了嗓子眼,又像是把人带回到了现实中来……时而如清风拂面扫去尘埃,又如一泓碧水荡涤心间……总之,那乐声直往心里钻。原来对吉他是那么的不屑一顾,今天才对它刮目相看,而且一下子就喜欢上了。
我猜想,这帅气的吉他手是不是罗马教皇的后裔?是在用吉他阐述着古老的历史?述说着中世纪的罗马教皇为了躲避政教各派别之间的激烈斗争,而迁居到阿维尼翁的经历?要不然怎么能如此的牵动人心?不是所有的音乐都能这样入心入肺的,就像不是所有的文字都能打动人心一样。可惜当时我身上没有散钱,不能买一张它的CD。当我转身离去时,那旋律还在脑子里盘旋,以至于我一路上都在后悔,为什么不去找开零钱买一张呢?可是,当我手里有了散钱再去找他时,早已不见他的身影。
小城不是很大,来回也就1-2个小时,于是我满大街的找他,来回跑了3趟,竟然不见他的踪影,我想,大概是老天不让我拥有那张碟吧,既然如此,也就释然了。然而正当我放弃的时候,在我们回酒店的路上,竟然和他不期而遇,或许这正像村上村树说的:“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有时真的不能不相信缘分这东西,不用刻意的去寻找,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
面对这个13世纪米色的教皇宫,能感觉到它的古朴和厚重以及那扑面而来的威慑力,当年多少教徒把这里作为朝拜的圣地,哥特式的建筑染上了罗马的色彩,宛如一个小型的梵蒂冈。或许权利和阴谋曾经在这古老的建筑里萦绕,或许这里曾经一个宴会中的鸡蛋就要用到两万个,餐后的剩菜可以施舍给两千个平民吃饱。或许这里曾经的奢侈和巨额财富的敛收令人咋舌,然而今天面对这坚固而又厚重的遗迹,我们只能对它行注目礼。
沿着马路拾级而上,便来到阿维尼翁的制高点,这里可以纵览这个小城的全貌,罗纳河的河水仿佛在述说着小城的历史,而横跨罗纳河的贝内泽桥,依旧在阳光下挺立着。尽管这个断桥有着神话般的传说,然而,贝内泽这个大力士能搬起巨石建桥的形象已在人们心目中留下了永久的记忆。那流传已久的民谣“我们在阿维尼翁桥上跳舞”至今还在演绎着新的版本。而雨果在给他妻子的信中说到的:“秋季在美丽的日落时分抵达阿维尼翁(Avignon),是一件美妙的事。秋季,落日,阿维尼翁,它们是三和弦。”一直是人们想要一览它芳容的理由。
是呀,尽管这不是在秋季,但此时的我就是想在这里等待落日,等待那辉煌的时刻,等待那三和弦……
树下读书的人是我等待中的又一收获,国外这样的人很多,随便找一阴凉处,拿出随身带的书本,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很敬重这样的人。
薰衣草的色彩衬托着米色断桥更加沧桑,紫色的草尖轻抚着古老的断桥,仿佛对那残缺的断桥诉说着衷肠。
而那相隔咫尺的对岸,却依旧不肯放弃守望,把思念演绎成淡淡的忧伤和惆怅。
当太阳接近地平线的时候,断桥上的色彩由米色变为米黄,那立体和厚重更加凸显,千年的古桥,千年的古城墙在余晖的照射下,肃穆、庄重,让人肃然起敬,这里看不到豆腐渣工程,看到的都是重重叠叠的敦实和千年不朽。
金色的罗纳河依旧静静地流淌着,也依旧在注视着历史的变迁……
这是一种低调的华丽,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荣辱不惊,是一种高于色彩之上的绚烂。正像雨果在游记中描写的:奢侈的教皇宫,八百年历史的古城墙和老城区,被洪水冲垮只剩下四个拱桥的残断圣贝内泽桥……阿维尼翁的美,在于满目的历史,即便在今时的喧嚣下,曾经的辉煌仍然难以掩盖。

2014.9.2017:00于东莞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