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窗分得读书灯

晚窗分得读书灯

人在人情在散文2025-04-15 08:13:09
一直庆幸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尤爱古典诗词。那些经典的诗句如汩汩清泉,滋润着我贫瘠干涸的心灵。一、一样闺怨,百态人生如若把古典诗歌比作一场华美的京剧,闺怨诗无疑是幽怨的青衣。春山微蹙,眼波流转着淡淡的忧
一直庆幸生长在一个诗的国度,尤爱古典诗词。那些经典的诗句如汩汩清泉,滋润着我贫瘠干涸的心灵。

一、一样闺怨,百态人生
如若把古典诗歌比作一场华美的京剧,闺怨诗无疑是幽怨的青衣。春山微蹙,眼波流转着淡淡的忧愁和怨恨。
闺怨诗中,我很喜欢王昌龄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诗中,一个少妇把自己打扮的雍容华丽,步态轻盈地走上翠楼,极目远眺,春色无边,一种莫名的愁绪泛上心头——如若此时,有良人相伴,共度良辰美景,是何等幸福!然而,丈夫却远走他乡,去寻觅升官发财的机会了。与男女之情相比,“觅封侯”是多么微不足道啊!
这首诗,有诗意,有境界,有情感,更重要的是,情感大胆,直言不讳,平地陡起,无所顾忌,直接挑战世代相袭的传统观念。
堪称闺怨诗极致的还要算张籍的《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诗一开头就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你知道我有丈夫了,送我这么贵重的礼物干什么呢?可我是个善解人意的女子,我能够体会你的爱意,感知你的缠绵,我只有收下这礼物,把它系在贴身小袄里。等对方确认这女子接受了他的爱意以后,没有想到她又说出一番话,而且合情合理,正气凛然,又真情一片。她说,我家住的高楼紧挨着皇家的园林,我丈夫的身份也很尊贵,是皇家的执戟卫士。我已经对丈夫发过“同生死”的誓言。说到这里,她从贴身小袄上解下双明珠,递给对方,一边泪水连连,哽咽着说了一句“恨不相逢未嫁时!”这是闺中少妇最通达,最缠绵,最耐人寻味的感情。反复吟哦体味,可以使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品格得到提高。

二、明月禅心,大钓不钓
月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因为月本身是虚静、明净、永恒、圆满、无处不在的,又是不可捉摸的,恰与佛性相通。因此,借月喻禅便成了佛家传统。《佛说喻月经》:“皎月圆满,行于虚空,清净无碍。”又如寒山诗:“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无物堪比伦,叫我如何说。”皎然《水月》诗:“夜夜池上观,禅心坐月边。虚无色可取,浩浩意难传。苦向空心了,长如影正圆。”皆以明月象征禅心洁净无污,表达禅悟的喜悦。
在诸多的禅诗中,舟子和尚的《船居寓意》是我最爱:
千尺丝纶直下垂,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
“千尺丝纶直下垂”描绘了水平如镜,静谧空旷的氛围。“一波才动万波随”,描绘了湖水碧波荡漾,简洁传神,富有诗意,且寓意深刻。“夜静水寒鱼不食,满船空载月明归”,试想,一轮明月当空照耀,一个僧人独驾一叶小舟,在浩淼无垠的湖面上垂钓,万籁俱寂,鱼不食饵,可钓者毫不介意,反而静坐敛心,专注一境。这是怎样一个空明澄澈,清新幽邃的艺术境界啊!
……
曾有一网友名曰“情海拾贝”,且盗改为“诗海拾贝”以自喻——中国五千年文化烟波浩渺,我愿做一个赶海渔女,每拾一贝,皆异彩纷呈。打开,一个清纯的抖着翅膀的小天使翩然而至,于是,世界不再混沌不明,心思不再躁动不安,而如嫩草般清宁。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