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沉醉,不知归路(一)
真快,日子好似不停翻动的书页,转眼间,这又是一年冬至日了。早晨,开门,走进庭院,竟是一地的霜白,似下了一层薄薄的轻雪,阵阵的寒气扑面而来,不由地缩了缩脖颈。院前的小竹林依旧青翠,小巧的竹叶上蒙着一层白
真快,日子好似不停翻动的书页,转眼间,这又是一年冬至日了。早晨,开门,走进庭院,竟是一地的霜白,似下了一层薄薄的轻雪,阵阵的寒气扑面而来,不由地缩了缩脖颈。院前的小竹林依旧青翠,小巧的竹叶上蒙着一层白霜,雪白与青翠在冬日的晨光中相互映衬,显得格外养眼,愈加显示着翠竹的铮铮风骨。而对面的那棵高大的皂荚树,尤其让我惊艳。
历经金秋的洗礼,皂荚树已被冬日的风霜渐渐染成了一树金黄,片片金黄的树叶在冬日阳光的沐浴之下,闪烁着你的眼。此时,无一丝风儿拂过,却见片片金黄的叶儿,静静地,簌簌地轻轻落下,无言无声,它们相约似地,依依地辞别了寄居了一夏的枝干,或一片、两片,或三片、五片,垂直地飘落,飘落……也许是近日天气寒冷的缘故吧。树下的地面上已片片落满,铺就了一层金黄色的毯。不由地想起了泰戈尔的绝美诗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当然明了叶落归根的因果轮回,面对这一地金黄,我不禁沉醉了。
只是,今天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我已经与老哥约好,今天冬日去给父亲上坟。赶紧地从沉醉中醒来,踏上了去老家的路。
(一)小街风情
上了班车,突发奇想,没有直达哥哥家,半路上特意地在模环下车,在一家小店里买好了锡箔、香纸等一应的祭奠用品,决定重走一遍中学时代每个星期往返于清塘至横山的上学路。这条路已是近三十年未曾再走过了,时代变迁,不知高高的、弯弯的溪边路还依然在否,还依然好走否?不知那浅浅的溪水是否清澈依旧,叮咚声声?那溪水里是否还会有游弋的小鱼儿,溪岸边是否还是茂盛着雪白的芦花,溪边路上是否还会飘荡着贪玩的小孩们阵阵银铃般的欢笑……
沿着模环街道缓缓向前,与其说是街道,其实是一条乡村公路,以前是沙石路,只要拖拉机“嘭——嘭——”一过,便是尘土飞扬,不见人影。如今,已浇筑成了平坦的水泥路,方便了来来往往的行人。街道两边是一幢幢排列整齐的新楼房,一间间店铺里陈列着琳琅满目的小商品,一声声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虽然是天寒时节,但也阻挡不了赶墟者的脚步。行至街道下坡拐角处,一道围墙大门,围墙内是一片陈旧的老房子,令我有似曾相识之感觉。我竭力地搜寻着心中的记忆,记得此处是原来的模环公社所在地,就是如今的乡镇府。还依稀记得围墙大门之上曾书写着“人民公社好”五个大字,是学毛体的。如今的大门上早已没有了原有的字迹,透过大门,可以看见围墙内堆叠着许多做酒的大水缸,场面蔚为壮观。
还记得再往前走便是一处热闹的茶馆店了。那时,每个周六放学回家,从横山步行八、九里路至模环,双腿已是酸累。每次途经茶馆,伙伴们便会站在茶馆门外歇息,不是为了像大人一样吃一碗浓郁清香的茶,而是为了听一听茶馆店里的老先生引人入胜的说书,《说唐》,《杨家将》,《说岳全传》,《七侠五义》等。
只见那说书先生轻摇折扇,醒木一拍,带着当地方言的腔调,抑扬顿挫,精彩的传说故事便开讲了。伙伴们引颈谛听,听到精彩处,那是连连颔首,笑声阵阵,浑然忘却了离家还有三、四里地。直至夕阳西下,说书已毕,茶客纷纷离席,方才醒觉,我们这才背着书包,又踏上了回家的路。每个人的小小脑海里还时时萦绕着说书先生的最后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此时,眼前,只是惋惜当年插着一块块长长木板门的陈旧的茶馆店,早已不见了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幢两层的砖瓦房。再也闻不到那丝丝缕缕氤氲了整条小街的浓郁茶香,再也听不到那抑扬顿挫温暖了少年心的精彩的说书声声……
当年毗邻着茶馆店的还有一处有趣的“王叙昌理发店”。王师傅据说是一名退伍军人,在部队里学过理发的手艺。回乡后,便开了一家理发店,倒是学以致用,不曾荒废所学技艺。因为手艺好,店里生意也好,门庭若市。
每当王师傅兴起时,便会向众多的顾客显露一手骇人听闻的绝活,名曰“抛刀”。待到理发至尾声阶段,便是用锋利的刮胡刀刮去脸上的细细绒毛。只见王师傅手捏着刮刀,先在一块长条的白中透黑的厚纺布上来来回回地蹭五、六下,用拇指肚轻轻试一试刀锋,吹一口气,他便突然紧闭了双眼,右手三个手指轻捏着锋利的刮胡刀,作兰花指状,柔美之极。王师傅左手轻扶着理发者的头,自额头、双眼、脸颊、鼻子、嘴巴、下巴,刮胡刀依次而行,拿捏准确,轻起轻落。刀锋宛如舞蹈,似有着韵律节拍,高低起伏之间,只见脸上绒毛应手而飘落,宛如柳絮纷飞,却丝毫也不会刮破理发者沟壑的脸庞。王师傅试刀完毕,悠悠然睁开了双眼,那一份满足,那一份得意,溢于眉眼之间,足以令众多的旁观者侧目,惊叹!此时,那被试刀者方从惊梦中清醒过来,好似去走了一遭鬼门关,满脸惊恐之状,“豁”的一声从椅子上立起,赶紧伸出手摸摸眼睛,摸摸鼻子,完好无损,手上未沾有血迹,这才扯去了围在脖颈上的理发布,也笑看着得意洋洋的王师傅,竖起了大拇指以示肯定。
还记得,在小镇的腹地有一条较为狭窄的小街,两边是逼近的人家,敞开着一排排的木头门的小店铺,小街上铺设着一块块的青石板,历经风雨,青石板泛起阵阵的青晕,显得古朴且有韵致。一块块紧密挨着的青石板,宛如一句句平平仄仄的诗行,在细雨飘洒的时光里,低低诉说着此地的人事与沧桑。
每当赶墟之日,窄窄的小街便会人头攒动,喧嚣阵阵。还记得,小街上那令人垂涎的雪白的豆花,金黄的长油条,胖胖的肉包子,混沌的米糊,甜甜的麻花,圆圆的芝麻球;还记得,小街上那精彩的小人书,神奇转动的西洋镜,好玩的汽枪射气球,咿呀热闹的农家社戏。这一幕幕老旧的小街之场景,宛如一幅幅黑白的胶片,叠映着那些艰难岁月的风情画,就这样一直温暖着我心中的一段段清晰的年少记忆。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