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游记(三)

江南游记(三)

通梦散文2025-04-25 04:36:24
昨夜夜宿上海,一觉睡到自然醒,消除了昨日奔波一天的疲劳。随便吃了早餐就赶紧乘车上路了,直奔今天的第一站——江南水乡苏州。苏州是个历史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苏州以园林著称,自古人文摹刻众多。而今天又
昨夜夜宿上海,一觉睡到自然醒,消除了昨日奔波一天的疲劳。随便吃了早餐就赶紧乘车上路了,直奔今天的第一站——江南水乡苏州。
苏州是个历史和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城市,苏州以园林著称,自古人文摹刻众多。而今天又是苏州游的重头戏,第一站就是江南千年古刹——寒山寺。
进入景区大门扑面而来的是早已被古往今来无数文字定义过的江南风情,着着实实让我狠狠的激动了一把。谁知,几十米外的寒山寺居然被隔出了这个景区范围、成为另一个需要收费的景区。望着不愿进寺的同团人们,无奈之下我只好扒着栏杆透过金山寺前密密麻麻的人群,用目光膜拜了一下写着“金山寺”三个大字的明黄色围寺。实实叫人无奈啊!
去不了寒山寺,还有枫桥嘛,再次调动起热情随人流循路奔去……
进入景区的第一座桥是江南水乡常见的拱桥。桥身中央有一个紫色凉亭,亭子的屋檐上雕刻有仙鹤和鹿。导游介绍:此桥叫福禄寿桥,仙鹤代表长寿,鹿代表福禄。
穿过曲曲折折的小径走上一座木制的廊桥,顺着导游的解说才知前方那座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的桥就是枫桥。石质的拱桥,横跨枫江之上,这样的桥,在来江南的路上见过许多,但是来看这座桥的人却很多,桥面上站着很多游客,也许是人在旅途有着相同的心境,是想近距离感受唐朝诗人张继的那首千古绝唱《枫桥夜泊》诗里的感觉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诗,构成了一幅朦胧静谧、清冷幽美、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秋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
伫立枫桥桥头,站在诗人站过的地方,一手扶伞,一手扶栏,凝望着桥下的千年流水,看着江面停泊的乌蓬船,心中竟然没有出现诗中那种如梦的愁思。凝视着这姑苏城园林景色,沐浴着这初夏时节的吴门烟雨,想起明朝诗人高启在《枫桥诗》中的“画桥三百映江城,诗里枫桥独有名;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的无限感慨,然而,我却没有彻底找到身临古迹的开阔与意外之喜,也许是季节的差异吧,我始终难以体会那身临其境领略诗人笔下的诗情古韵感受。
下来枫桥,继续前走,枫桥的前方有张继的塑像,据说就是当年张继吟颂《枫桥夜泊》的地方。我们饶有兴致的听着导游解说:“当年张继连续七次考试不第,返乡途中,夜泊枫桥,听到寒山寺的钟声,涌起无限惆怅。当时身边没有纸笔,只好用手指蘸酒在桌上写下这传诵千古的绝句。第二年他进京考试居然高中进士,并且从此青云直上。于是,后人流传,说他写诗的手指是金手指。一摸官运,二摸财运……”听导游讲解至此,即时就有游客去抚摸张继的手指,大概是想粘粘诗人的官运、财运吧。
离开枫桥,园林游走。想起现代作家叶圣陶在《苏州园林》中的“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今日有幸游览苏州园林,可得仔细地鉴赏一番了。自从进入景区,从景区的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无论是亭台轩榭的布局到假山池沼的配合,还是花草树木的映衬或近景远景的层次,仿佛一切都为构成一副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即使是看小范围的布局,也能得到美的享受。正可谓“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自由游玩时间,避开熙熙攘攘的人群,与一女伴一起来到大运河岸边。枫桥景区紧挨着大运河的河道,来来往往的的船只不时发出轰鸣声,显示着运河的作用——由于自己对运河了解甚少,在这里也只能一笔带过。不过,这京杭运河也是我此行所见到的第一处古迹。
顺着景区进了几座介绍漕运的堂子,在漕运衙门里,透过字画、雕刻,了解到我国古代的漕运发展及古代运河两边的繁华。在衙门的正厅展示厅里还有激光投影短片,在短片里看到古代运河两边林立的商铺、喧闹的人群、往来的船只,再现古代运河的繁华,感受一种古朴情怀。
人醉亭台曲廊园,如步入画忘航返。时间飞快,转瞬几个小时过去,带着意犹未尽,和着流连忘返,踏上开往周庄下一站的旅游大巴。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