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隔二十年再相遇

相隔二十年再相遇

实切散文2025-07-09 16:23:05
最早接触《血疑》这个故事好像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那时刚刚学了些汉字,小孩子的心性总有些飘飘然,感到自己好像很有学问了。于是每到哪里总想向人炫耀一番,想博得周围人赞叹不绝的例如“这孩子真勤奋、真好学
最早接触《血疑》这个故事好像是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那时刚刚学了些汉字,小孩子的心性总有些飘飘然,感到自己好像很有学问了。于是每到哪里总想向人炫耀一番,想博得周围人赞叹不绝的例如“这孩子真勤奋、真好学!”“瞧,这孩子真聪明,将来一定会考个大学生!”之类的夸奖。
因此无论到谁家我总是找些有文字的东西来看。一来,我需要周围人的夸赞;二来,我喜欢安静;三来,我天生对文字有一种衷爱之情。
那次到二姑姑家做客,姑姑实在找不出我所喜欢的玩具,因为我对那些一般小孩子们喜欢的玩具实在没有多大兴趣。姑姑对我又亲又爱,千方百计想要讨我欢心,却苦于不知该怎样表达。
“姑姑有小人书吗?”我天真又好学地问。
“你哥哥有一盒子呢!”姑姑为找到我的欢喜所在而兴奋不已。
说着就找出比我大一岁的表哥的一个书盒。里面满满地放着一大堆64K老版本的那种现在不常见了的连环画和小人书。大多是根据电视剧简化的故事,配有电视镜头的黑白插图和简单的语言对白,正适合那时自以为有点学问的我的读书趣味。
我如获之宝,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读得津津有味、相当入迷,完全忘记了表演的成份。十分投入地一连看了两三本,这时一本残缺不堪:前面少了好多页,中间还有好多页的插图被挖走的,连名字都不得知,因为压根就没封皮的小书吸引了我。
虽然它是那么破旧,既没头也没尾,但插图中那女孩明朗的笑容、漂亮的服饰;那个男孩英俊的面庞、颀长的身材;那个男人成熟的气质、坚毅的慈祥;那个女人温柔的眼光、朴素的贤惠,只是随手翻翻的这些发现就深深地吸引了我。
于是,我带着没有故事缘起的疑惑和没有适当铺垫的突兀投入到了这些好看的画面和故事里。无奈和遗憾的是我没有看到开头,但更遗憾和无奈的是我也没看到结局。幸子和光夫之间不伦的感情将如何发展?幸子的病有没有得治?可是结局?没有结局啊!
“姑姑还有下册吗?”我心急火燎地追问着姑姑。
“我不清楚啊!都在这盒子里了,咱们再找找看吧!”于是我跟姑姑一起将盒子里的小人书理顺了两三遍也没找到可怜的下册,只能无奈地摇摇头怀着莫大的遗憾放弃了。
回家时姑姑让我挑选自己喜欢的小书送给我,我第一个就选了那本残书《血疑(凝)》。回家后我还时不时地回顾一下那个没有开始也没有结局,既悲凉又凄惨的故事,可是依然遗憾连连,因为没有结局。
我一直都想完完整整、有始有终地看看这个电视剧,哪怕是文字形式的故事。于是我一直找,一直找,然而一直都没找到。岁月滑入21世纪,电脑成了便捷的智能工具,而查询资料是它的伟大功用之一。于是我知道了这个故事的名字叫《血疑》,而不是我小时想当然的自圆其说:血液是容易凝固的,因此《血凝》是讲得通的。
但是每次都不能在线观看,即使偶尔有运气好时还要下载,而且经常被卡住,看得很懊丧、很焦灼,最后气得干脆关闭。于是就在两周前的某天,我忽然间就发现了那么一个“土豆网”,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输上“血疑”搜索,令我高兴的是它竟然搜出了完完整整的在线观看的剧集版本。我惊喜不已,晚上回到家就打开这个网址看了起来。呵呵,真是高兴,播放的速度很快,而且没有出现过卡住这样扫兴的事。啊!二十年后我终于跟血疑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我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看,幸子跟光夫之间纯洁真挚然而又不伦的感情让我无奈又痛心。
但幸子必定是要死的,奇迹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如果幸子不死,那么她与光夫之间的感情该怎样结束?他们之间是不该发生爱情的,但却又实实在在、真真切切地产生了,而且发展得那么纯、那么真、那么刻骨铭心,所以他们只有两个结局:要么一起死,要么牺牲一个结束这段不被世人认可的不伦之恋,所以结局是可预见的、悲惨的。
直至最后大岛茂那句“人,没有寄托还能生存吗?”光夫回答的那句“只要我没死她就还活着!”一个绝望痛心,一个执着坚毅,无论亲情还是爱情都那么真挚浓烈,经典就这样以发自肺腑的朴实、诚挚的话语风靡了那个时代,打动了那个时代的人,也打动了我——这个时代的人。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