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央视剧本看水浒不同版本的思想倾向
讨论《水浒》的时候,常常因不同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这里面因素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发言者依据的版本不一样。有人说,央视电视连续剧剧本是根据《水浒传》百回本改编,这应当差不多。与百回本相比,央视本少了征辽
讨论《水浒》的时候,常常因不同观点争得面红耳赤。这里面因素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发言者依据的版本不一样。有人说,央视电视连续剧剧本是根据《水浒传》百回本改编,这应当差不多。与百回本相比,央视本少了征辽的内容。与百二十回本比,少了征辽、打田虎、灭王庆的内容。与七十回本比,多了招安和打方腊的内容。
央视的剧本,与以往的小说版本相比,不仅是故事情节的增减,而且在思想倾向上有不少化。抛开小说与剧本的区别,把版本定义为故事体系,可以说,央视剧本是一个独立的版本。
所有版本都有其统一的思想倾向和表现重点,只有这样,作品才完整,才有统一的灵魂。所有的版本都是作者立场、观点的艺术化反映。不同版本反映不同的思想倾向。
七十回本(当然不算金圣叹加的卢俊义梦到梁山将被斩尽杀绝的那个尾巴)着重表现梁山好汉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反抗压迫、与贪官集团进行斗争的豪壮情怀。这个本子,如果以“江湖豪客传”为名,最合适(先不管这个名子实际是哪个本子的名)。
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作者力图把“草寇”改造为“忠臣”,(尽管这很难,很容易出矛盾,不象写标准的忠臣良将好写),所以就增加了招安,让梁山好汉招安后替朝廷解决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为国立功。至于宋江、卢俊义等人被迫害之死,那只说明贪官集团的险恶,那是为忠臣良将鸣不平。这个本子,叫“忠义水浒传”是名幅其实的。
央视的本子写梁山好汉招安后就去打同属义军性质的方腊,被统治者玩弄至死都不后悔,把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给葬送掉,把一个个义军兄弟的生命都搭上,真是可悲又可怜。这个本子,叫“傻瓜水浒传”、“窝囊水浒传”都当得。
七十回本是站在梁山好汉的角度,表现底层人士的感觉,更注重从善恶上说事。百回本和百二十回本,用儒士的眼光看问题,突出忠奸斗争,带有宋明理学的思想倾向,使故事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央视本是在有了阶级斗争理论、受过革命文艺影响、经历“评水浒批宋江”活动以后改编的,其内容,自然会强调斗争要坚决彻底而不能招安投降,体现“投降不得人心”这一命题。
要将宣扬“归顺朝廷”的内容变为体现“投降不得人心”内容,央视本自然会对百回本许多情节进行修改。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这里列举央视本对百回本改动的一些情况:
1、去掉了百回本征辽的内容,改为受招安后直接去打方腊。这是从框架上最大的改动,等于把百回本之房折掉一扇门窗。门没了,就会到出透风漏气,就把百回本忠君保义的思想搞得冷冷清清了。百回本强调宋江招安后尽忠竭智为国出力,让梁山队伍在解决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中显示忠勇,央视本则着力突出梁山将招安后的悲惨,因此不会让征辽的故事存在。
2、把林冲参加征辽、打方腊的事砍掉,改为在招安的过程欲杀高俅,被宋江阻止,屈恨而死。百回本强调的是众兄弟跟随宋江招安后,南战征百战,出生入死,为朝廷出了力,也对得起兄弟情谊,所以,林冲和许多梁山将,在打胜方腊之前是决不退出梁山队伍的。林冲在六和寺养病,这也是对人物的一种交待。身经百战的军人,在恢复和平以后,被安置在一个地方休养,这也正常。百回本中,有宋江被害,可有的将领也得到了善终,比如朱仝后来成了节度使。央视的情节则强调了梁山将与贪官之间的仇恨之深,部分将士反招安之烈,更强调宋江实行招安路线的失败与可悲。
3、把鲁智深参加征方腊的事去掉,改为出征前就留在五台山修行。百回本突出了鲁智深的勇武,他一禅仗就把方腊给打倒。也突出他的佛性,一生杀人无数,只因人间不平。用禅仗完成了惩恶扬善的使命,也就该归于静静的佛坛,所以,他在六和寺圆寂了。央视本不让他打方腊,意在反衬宋江招安路线的不得人心,多少人都看透打方腊是件很不可为的事,宋江却一意孤行,把兄弟们带上了悲烈的境地。
4、改鲁智深禅仗打方腊为武松单臂擒方腊。不让鲁智深打方腊,擒方腊的事就缺位,只好找武松来充数。武松在梁山好汉中与鲁智深是一个级别的,二人关系又好,观点又近,再加民间有关于武松擒方腊的传说。央视这样安排,应当还有一个用意,就是表达梁山将打方腊一事的惨痛。你看,武松是擒住了方腊,可他却被方腊砍掉了一只胳膊。
5、改征辽途中挥泪斩小卒,为在征方腊途中斩小卒。看似不愿丢掉这个情节,因为没了征辽的内容,所以就移到征方腊时表现。这一移,却突出了宋江招安后的悲哀。百回本只是想告诉人们,招安后梁山将与贪官集团还是格格不入,受他们排挤,通过梁山将的处境,反映贪官集团的可恶。央视本不只想告诉人们这些,而且要进一步提示:梁山大业在招安前红红火火,你宋江带领大伙投降朝廷,当了人家的鹰犬,打与你同属起义的方腊,杀自己队伍里的兄弟,对朝廷那样愚忠,自己下场下那惨,还让这些兄弟搭进来。
6、改梁山将主动要求打方腊,为蔡京、高俅等人故意让梁山将打方腊。百回本,表现宋江的忠义,他想去掉草寇的身份,在朝廷体制之中去为国出力。他打方腊,是招安后实现忠心的一个举措。央视本,则突出宋江被贪官集团玩弄。蔡京高俅的目的,就是让宋江、方腊两只力量互相残杀,狼吃狼,虎吃虎,他们从中得益。所以,好多观众都感觉:你宋江让人家贪官臊死了,真是个傻蛋。从某种意义上说,宋江的虚伪、可厌形象,是央视本带来的。
7、改三败高太尉后梁山将找李师师、宿太尉向皇上要求招安,为蔡京、高俅主动向皇上提出招安。百回本强调的是梁山将不想当草寇,央视本强调的是宋江钻入人家的圈套,强调他的糊涂。这样一改,连宿太尉都成了被利用者,他不再是那个为梁山将好而促成招安的人,而成了蔡京等人加害梁山好汉的一个棋子。
8、百回本写梁山将一路排兵布阵、浴血奋战,这其中没有蔡京、高俅参与进来。央视本则增加了蔡京、高俅派仝贯前去争功的情节。如此一来,是突出了贪官集团的丑恶,但把这事放在宋江打方腊的背景上,就有了更多一层意思,就反衬出宋江被人家玩弄的悲剧。
9、把秋林渡燕青射雁,由打王庆得胜回京的路上,改为征方腊的路上。燕青射雁,宋江给他讲雁有信义礼智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小城之春》同放异彩
下一篇:日本人的傲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