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敬业必精业

教师敬业必精业

洋糖杂文2025-03-29 20:28:12
洪旭盛佛教说:心诚则灵!想起《西游记》的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却痴心未改!甚至在取经途中,面对着各种诱惑,权位、金钱、美色,都无法改变他的意志。如果把取经当作事业的话,那么,唐僧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
洪旭盛
佛教说:心诚则灵!想起《西游记》的唐僧,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却痴心未改!甚至在取经途中,面对着各种诱惑,权位、金钱、美色,都无法改变他的意志。如果把取经当作事业的话,那么,唐僧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有了这种敬业精神,再苦在累,甚至出现多次的生命危险,都无法动摇他的意志,也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伐;有了这种敬业精神,促使玄奘精通印度各地方言,对佛学的研究水平更是印度很多佛学大师自叹不如。我以为:《西游记》让人百看不厌的一个重要原因,恐怕是唐僧这种执着的敬业精神。我阅读多遍《西游记》,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在阅读时,更加肯定自己这个观点,更加敬佩唐僧这种敬业精神,并在我的学习、工作和研究中,引以为榜样。
时下总听到一些教师,在责骂政府对教师的关心,只听见“雷声”,不听见“雨点”,工资几年不增加,物价又是在不断地攀升,生活不但没有改善,反而入不敷出,教师的政治地位、工作环境总是那么差,而政府的办公大楼却一座比一座漂亮,高级小汽车一辆比一辆豪华,不正之风没有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扭转,没有随着反腐倡廉的开展而好转。但我以为,这样的教师恰恰就是没有敬业精神的教师。现在,平心而论,教师的工资、工作环境和政治待遇,比20年前已经有很大的改善,但教师的敬业精神却没有“与时俱进”。整个教师队伍的敬业精神不是在进步,而是在倒退。这岂非咄咄怪事!
现时还有多少老师能够静下心来读一些书?读书,对好多教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话题。社会浮躁心理,恐怕在一些教师中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小知识分子的敏感加剧了这种浮躁。从当前的文凭热就可以看出其中的一二。好多语文老师的毕业论文叫枪手来替写,都那么的脸不红心不跳,连“害羞”两字是什么感觉都不知道。有好多教师甚至连自己专业的书籍也不看,例如一位本科毕业的老师,毕业后长期从事初中教学,十几年过去了,他对高中的本专业的知识都知道不多。这样的教师不在少数。教师为什么不喜欢读书?原因有很多,但根本的原因我以为有两个:一是读书并未能给人带来直接的利益;二是教师的敬业精神整体不强。
现时还有多少老师能够静下心来做一些研究?一个教师,尤其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教师,知识变化瞬息万变,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了解本专业的新问题,把握专业之外的新情况,进行一些教育教学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教师却丝毫不感兴趣。如果是要求每学期写一篇“教学教育论文”,那好吧,打开网络,把人家的文章(也许人家也是抄来的),进行改头换面,毫不脸红地签上自己的名字,然后上交,应付了事。教师实在忙,尤其现在的班主任,工作琐碎繁多,压力大,任务重,进行研究也许超出教师的实际,不值得提倡。但事实上,教师做些研究不但是有可能的,也是很必要的,关键是看教师的努力。一些优秀的教师,一方面教育教学很有成就,另一方面也能进行一些研究,而且是一些难度很大,意义也很大的研究。陶行知一方面为教育教学奔走号呼,进行艰难的教育教学活动,另一方面却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教育教学文章;当代教师魏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量,恐怕没有那一个中小学的教师比他重的,但他不但做得很好,还能进行大量的社会教育宣传活动,也发表大量的教育教学心得和研究成果。人家也是人,没有什么三头六臂,人家能够做出来,普通教师为什么不能做出来呢?
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什么那么难发挥出来呢?作为一名人民的教师,应该从内心真正热爱教育事业,才能不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应该说,不管是哪个行业,敬业与精业是一个人成就事业的最重要因素。对于教师而言,敬业和精业是教师能力和道德的基本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个教师只有敬业,才能从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对一个教师来说,敬业就是忠诚于国家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热爱学校,热爱教育教学工作,教书育人,任劳任怨,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一种执着精神。如果一个教师不喜欢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他就不能用心投入。一般说来,没有敬业精神,就不会有精业能力,“头重脚轻根底浅、嘴尖皮厚腹中空”的人,绝对不能担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江泽民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一名教师,只有真正热爱教育工作,才能承担起这个责任。
一名教师真正热爱教育事业,就有了一种从事教育的主心骨。在这种主心骨的激励下,教师就会去寻找渊博的知识和合格的教学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缺乏精深广博的知识,缺乏教育教学艺术能力,就无法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就不是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但是,只要有敬业精神的教师,他就会努力去改变自己的不足,使自己既能做到敬业,也能做到精业。一个真正敬业的教师,对于个人利益是看得淡的,如果只考虑个人的工作业绩的话,他就会感到仰愧于天,俯怍于地,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会问心有愧。一个真正敬业的教师,最讨厌那些不学无术,得过且过,无所用心,在课堂上应付了事的教师。这样的教师,绝对不是教师,最多只能是个“南郭先生”,连学生也会在心里上也看不起这样的教师。
敬业的教师,追求的是“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教育精神和教学风范。敬业的教师,深深地知道:教师通过与学生日常接触,对学生的影响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学习。实践证明:教师光辉俊洁的人格、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精深的教育教学能力,对学生的影响巨大。名师出高徒,只有高明的教师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敬业的教师更认识到:精业是教师赢得学生尊重的前提。一个知识广泛、教育思想先进、有开拓精神,教学能力高的教师,很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的更新换代一日千里,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的手段也多样化。“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是长流水”,“台上一节课,台下十年功”。敬业的教师,面临这样的时代,会自觉地利用时间,加紧学习,不断“充电”,进一步积累自己的新经验,顺应教育规律,开展课堂创新教育,不断培育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自己的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