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我还是不懂诗
昨天给学生讲《泊船瓜洲》、《秋思》,因为都是思乡之情,我便想由《静夜思》入手。我对讲古文是很忌讳的,因为需要自己渊博的知识,一不小心胡侃,就会误人子弟,还让家长笑话,这首童叟皆知、朗朗上口的古诗应该
昨天给学生讲《泊船瓜洲》、《秋思》,因为都是思乡之情,我便想由《静夜思》入手。我对讲古文是很忌讳的,因为需要自己渊博的知识,一不小心胡侃,就会误人子弟,还让家长笑话,这首童叟皆知、朗朗上口的古诗应该是没问题吧?课前,我请教一个刚从乡下来学习的中学老师,早就听说他的大名,笔杆子,又是科班出身,我虽然也喜欢涂鸦,在他面前万万不敢卖弄。他一听我想拿《静夜思》做引子,笑着问我“你读懂了它吗?”“这个应该没问题吧?”我对自己还是有信心。“那你说说床是什么意思?”他继续问了。我不假思索回答:”床当然就是床呀,诗人在床上睡不着,想念家乡,当然就看到了床前的月光哦。”“那他在床上怎么举头看到的月亮?应该看到的是天花板呀。”他笑了。“哦,可能他睡不着就翻身下床度到窗前呀。”我较真起来。看他样子定是知道的了,可惜铃响了,我要去上课。
上课时我自然不用《静夜思》了,因为自己疑惑了,怕讲错。等到他有时间时,我又去问他。他告诉我:“古代都是四合院,中间有天井,天井周围都有护栏,这护栏在古代就叫床,这样一解释就通了,诗人站院子护栏边看月亮呢!”啊?我呆了,当年老师可没这样教我呀!
他看我一脸惊诧,哈哈大笑:“中国的汉字可是深邃得很,古文更是学不完,学不尽呀,越容易的越出错!”“啊?那我不敢当你指导老师了,我拜你为师!”我吓晕了。
回到家我便查起了这方面的资料,上海辞书出版社《唐诗鉴赏辞典》上说:“‘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描写的是客人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静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之中乍一看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像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霜……月色不免吸引他抬头一望,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醒了。”于是我还发现把“床”解释为“井栏”,并非无懈可击,那个“前”字就不好落实。“井栏”四周的方位不是论前后左右的,“井栏旁”“井栏周围”都好讲,“井栏前”就不好讲。月光是照在“井栏”四周围的,这个“前”字恐怕就否定了把“床”释为“井栏”的说法。我迷惑了。
巧的是,几天后我看《百姓讲坛》,主讲的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正好讲这个问题,解开了我心里的疑惑。
原来“床前明月光”里的“床”既不是我们现在的床,也不是护井栏,而是马扎子---胡床,也就是古代的一种坐椅。李白在《长干行》里写到“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杜甫的《树间》“几回沾叶露,乘月坐胡床。”还有白居易的《咏兴》“舟中有胡床”莫不说明那“床”就是坐椅。只是在隋朝对它的称呼发生了变化,改叫“交床”,在《说文》里就有记载。再后来起居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那胡床也就逐渐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后面有背靠的椅子。
原来如此,看来,我还是不懂诗。汗颜!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