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达是超脱的前提

豁达是超脱的前提

粃粺杂文2025-04-03 19:09:31
大家留心一下看,发现豁达的人是愉快的,豁达的人心里是海阔天空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活世上,不如意处处伴随着我们,生老病死更是人们都无法回避的,灾难、困窘、生离、死别,都不敢保证这辈子绝对不发生
大家留心一下看,发现豁达的人是愉快的,豁达的人心里是海阔天空的。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活世上,不如意处处伴随着我们,生老病死更是人们都无法回避的,灾难、困窘、生离、死别,都不敢保证这辈子绝对不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就需要人们思索如何面对,如何解脱,心理上的面对和解脱更重要,而豁达是解脱一切难以面对的困惑的前提,豁达的人未必比别人的困苦少,只不过他们有智慧和能力去化解、去超脱。

豁达的人能容常人之所不容,能忍常人之所不忍,能看到常人之所见不到的领域,能悟常人之所不能悟到的范畴。豁达,不是一般人都能作的到的,豁达需要思想的开化,需要视野的拓展,需要学识的积淀。豁达不仅仅是一种性格,豁达是一种境界,是一种超然的洒脱,豁达是一种把一切事情看透看穿的高深的修炼,豁达还是一种高高在上能俯瞰一切洞察世事的机敏和大智慧。

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的朋友惠子去祭奠,出乎人的意料,庄子非但没有悲悲凄凄,反而“鼓盆而歌”,惠子说: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庄子曰:“不然。是其始死也,我独何能无概!然察其始而本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形也,而本无气。”庄子认为生命本就起于无形,不仅无行,而本无气,如今她虽然死了,却是回归了生命的原本。死生犹如昼夜交错,故生不足喜,死不足悲。人们大多不了解此理,所以有悲乐之心。既然这样我为什么要那么忧伤呢?我应该为她归于生命的原本而高兴啊,否则我就是不明生死之理,不通天地之道了!鼓盆而歌是因为看穿了事物的本质而表现出来的道家的无为思想,这是一种智者的豁达。也许我们都无法做到庄子这般豁达,但的确能给我们以启示。

唐伯虎的《桃花仙人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换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可谓豁达超脱到了极至,做人要是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事情能值得能放在心上而困扰自己的呢?人是大自然反复轮回中的一粒尘埃,功名利禄,歌酒车马,都将淹没在滚滚奔腾的历史长河之中。

也许有人认为,豁达到了这种地步未免太颓废了吧,要我说:不是!我们对一切思想和理念都得活学活用才行,任何形而上学、死搬教条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都是困扰我们前进的羁绊,甚至会邯郸学步、东施效颦般的贻笑大方。要做拿来主义者,对事物要做到扬弃,就象我们说的豁达,用这种思想去引领我们看待生活的一些困惑和磨难,比如说对待贫困、疾病、职称、荣辱、去留、失恋、破财、生老、病死等等,就会豁然开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