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pressure的《拾贝,闪闪的红星》

读pressure的《拾贝,闪闪的红星》

初吉杂文2026-01-15 01:41:00
初看这篇文字的题目时,以为电压是写上学时看电影的故事,《闪闪的红星》可是一部红色经典的儿童片。再看文章开头写的“一个星星,两个眼睛,……”这首歌谣才知道是写和同桌——星的故事。一直跟随电压回味记忆中的
初看这篇文字的题目时,以为电压是写上学时看电影的故事,《闪闪的红星》可是一部红色经典的儿童片。再看文章开头写的“一个星星,两个眼睛,……”这首歌谣才知道是写和同桌——星的故事。
一直跟随电压回味记忆中的童年,从童年的玩伴到课堂上的“难友”,贪玩调皮的电压没有写过女孩呢。这样也符合实际,一个女孩不可能和电压一起牵着“二黑子”去鸡窝溜达(事见《拾贝,马路边的那些事》);也不可能和电压爬上树去抓知了(事见《拾贝,童年的玩伴》);更没有机会和电压一起到教室后边看风景(事见《拾贝,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那些都是“小上海”、“小安”、“小皮”男孩子玩的,像星这样的女孩子——虽然她有猫性格,也没工夫打理电压他们做的那些鸡飞狗跳的事。
星上课安静,尤其在电压被老师请到教室后边看风景的时候,星一个人享用她和电压共有的书桌,这个时候,星回眸看教室后边的电压时,脸上的酒窝更深了,好像挂在眉毛上了,无奈的电压只好摸着笤帚看窗外的风景了。玩的就是潇洒,偶是男孩,不和你一般见识。
在电压已经发表的拾贝故事中,这篇《拾贝,闪闪的红星》和《拾贝,童年的老槐树》写的温馨,温馨的回味中,又有些惆怅。曾经的美好总是给人留下对时光无奈的感渭,温馨过后留下的是伤感,读的人总是记住那美好的描写。一个人的世界很小,只记得小时候的玩伴和同学,对同龄人异性的接触就是同桌了。这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准则,不过是大多数人的经历。那首《同桌的你》所以走红,不但唱出了同桌的心声,更唱出了多数人的挂念。电压是一个观察能力很强的人,从他写的故事中可以看出来,作为他的同桌,星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女孩,她文静中有张扬,“武斗”不行就“哭斗”,一时间把电压制的无可奈何。电压用一首歌谣把星介绍给了读者,星是玩“跳皮筋”的游戏时唱这首歌谣的吗?然后说这只操场上的花蝴蝶是他多年的同桌。电压没有去正面写星长的如何,却写到星有一条长辫子,并且有次拽了星的辫子,电压大祸临头了,被星追着喊打,最后赔礼道歉才算是过了关。为什么电压会拽人家女孩的辫子呢?原来是电压在课桌上搞起了分界——“三八线”。可事与愿违,作为”纸老虎”的星却能遵守规矩,而作为“解放军”的电压却时不时的过界,因此,总是受到保卫领土星的“打击”,久而久之,忍无可忍之下,电压才拽星的辫子。事后,电压总结了星的性格——前世是猫,小心伺候为妙。这段插叙形象而富有情趣。后来由于星爱看小说,特别是在课堂上看小说时,电压帮助她“把风”,二人终于化干戈成玉帛了,一起看起了小说。星在下雪的时候,还会拉着电压去堆雪人,随着雪人的融化,这一切都成了记忆。
这样常见的普通故事,写的耐看不容易。电压在叙述和星同桌后,插叙了二人的一段冲突,直接把故事推向高潮,随着二人冲突的结束,又写了二人建立了友谊,在回味友谊的时候,把二人微笑留在了记忆深处。结尾电压去学校寻找往日的影子,却只能在记忆中想起“一个星星,两个眼睛,……”那首曾经熟悉的歌谣。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