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系统谈构建和谐社会

从生态系统谈构建和谐社会

看卓杂文2025-11-08 13:32:57
国家一直提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但是,怎么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当前我们的社会不和谐呢?我想,不和谐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两点:1、社会竞争激烈;2、社会成功评价标准单一。实际上,社会成功
国家一直提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但是,怎么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当前我们的社会不和谐呢?我想,不和谐的因素固然很多,但最重要的有两点:1、社会竞争激烈;2、社会成功评价标准单一。实际上,社会成功评价标准单一就是造成社会竞争激烈的主要原因,所以,这两个原因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原因。
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子罩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原,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吃草籽和昆虫的鸟又往往被狐和鹰等动物捕食。在这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每种动植物的需求都各有不同,它们对系统的资源是各取所需,在这个物种看来非常珍贵的东西,在其它的物种看来却可能是毫无价值的。正因为如此,只有少数具有共同食物特征或是存在捕食关系的物种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单独的一个物种与大多数物种并无这种竞争关系。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由此组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生态系统。试想一下,如果所有或者大多数的物种的需求都是单一的某一种植物或动物,那么就必将导致异常激烈的竞争,彼此之间也无法和谐。同样,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如果大家追求的成功标准就是单一的财富和地位,或是其它的任何一种和几样东西,那么就永远也无法避免日趋激烈的竞争,也不可能达到所谓的和谐。因为任何资源都是有限的,它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就像如果有一天黄金、钻石真的遍地都是,每个人都能拥有,那么它将马上失去现在在人们心中的宝贵的地位,重新沦为没有多大价值的东西。
在生态系统中,生物有生有死,有迁入和迁出。因此,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不断变化着的。尽管如此,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草食动物多,草食动物的数量总是比肉食动物多。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现象就叫生态平衡。由此可见,生态系统的平衡关键在于使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条规律反映在人类社会就是要使人口的数量和各种职业人员所占的比例维持一个科学合理的状态。由于工业社会以来全球人口的暴涨,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限制人口数量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国家在七十年代开始就实行了计划生育,虽然这有点算是亡羊补牢了,但晚做总比不做好,因此是一条非常英明的决策,否则今天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不幸的是,对于科学控制各种职业人员所占的比例这一点却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像当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其实就是漠视这个规律的一个惩罚。八九十年代大学生在人口比例中所占较小,因而被誉为“天之骄子”,这导致后来的大多数的年轻人都想成为这样的幸运儿。九十年代末的扩招似乎满足了这样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人实现自己的“梦想”,但是,等到他们毕业的时候才发现这不过是个泡沫,梦醒了,泡沫没了,他们却还得自己为吹大这个泡沫的人买单!这让我想起了王莽当政时为了想让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的日子,不仅大量发行货币,还把长期不用的过失的货币——龟、贝、布等重新启用,这个好心的措施导致的后果却是严重的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酿成了最终的叛乱。是的,我们每个人都想成为白领、金领,但是,白领、金领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一定的,超过了这个比例,白领、金领也会变得连蓝领也不如,这就像生态系统中如果大型食肉动物如果超过了比例,那么它们不是在与同类的争斗中死去就是活活地被饿死。“一山不容二虎”并不是因为它们没有容纳同伴的度量,而是因为这样做的结果是可能一个也无法生存下去!
综上所述,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改变当前社会成功评价标准的单一化,深化社会成员的分工,引导大家的需求能够多种多样,而不仅仅是简单地把财富和地位视为成功的唯一标准。难道我们人类除了像动物一样吃喝、享乐,就不能有一些其他的追求吗?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