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诚信之于社会,之于我们

论诚信之于社会,之于我们

取美杂文2025-04-05 18:44:00
什么是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关于诚实的释义词典上是这么说的,“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这里说的诚实,当然指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守信是指遵守或者说讲信用。而信用是指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
什么是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关于诚实的释义词典上是这么说的,“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虚假”。这里说的诚实,当然指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守信是指遵守或者说讲信用。而信用是指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拿现代的口吻来说,诚信的诚指实事求是;信包含三种词义,一是信用、信的价值及应用,二是信义、信的道理,三是信誉、信的荣誉。归纳起来便是诚实守信!千百年来,人们讲究诚信,追求诚信。诚实守信,因而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信,也是儒家崇尚的“仁、义、礼、智、信”所谓“五常”之基。孔子曾多次讲过诚信,“信则人任焉”,“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古代的圣贤哲人都把诚信作为一项崇高的美德加以颂扬。而现在有这样一种说法:诚信是为了不损人,不诚信是为了不损己,撒谎的人多了,诚实就成了对自己的一种伤害。相信在当今这种竞争激烈,硝烟弥漫的社会里,好多人都把它奉为信条;但是诚信可能损了私利但得了人心,不诚信可能保了私利但失了人心。
因为诚信是做人的原则,孔子曾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李嘉诚的信条则是“必须以诚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报”。信用是一种现代社会不可缺失的个人无形资产。一颗缺乏诚信约束的心灵是空虚无依的,就如同无根的树,没有源头的河川,缺少地基的大楼,只能枯萎,干涸,倾塌。所以我们要把诚信作为人生的信条,用诚信这根小小的火柴,点亮整片心空;用诚信这片小小的绿叶,装点整个季节;用诚信这朵小小的浪花,冲涮整个海洋,让生命因诚信而获得一次畅快的呼吸。
诚信,既可以是价值论和功利论的,又可以是道义论和义务论的。价值论和功利论的诚信观把诚信作为一种价值和实现目的的手段。认为人们如果不讲诚信就无法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也很难取得长久而真正的利益。
今天,我们要求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是从道义论和义务论角度来讲的。这里的“有序”,核心内容就是讲诚信。诚信是市场秩序的支柱,是市场繁荣的基石;失信必然损害市场,丧失市场。无论哪一种市场经济,实际上都离不开诚信,因而,都是大力倡导诚信。市场经济当然要讲利益,但这不能成为不讲诚信的理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所讲的“道”,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旋律。
诚信是整个社会最普遍也是最基本的伦理价值需要。随着交换关系的日趋复杂,市场主体对诚信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不仅经济活动需要诚信,而且政治活动、精神文化活动等一切社会领域都需要诚信。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也在各种不同的场合多次强调加强诚信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那么,当今社会,我们为什么如此需要诚信呢?
首先,诚信是个人的立身之本。诚信是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素质和品格。一个人如果没有诚信的品德和素质,不仅难以形成内在统一的完备的自我,而且很难发挥自己的潜能和取得成功。诚信是一种人们在立身处世、待人接物和生活实践中必须而且应当具有的真诚无欺、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信守然诺的行为品质,其基本要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之诚是诚心诚意,忠诚不二;诚信之信是说话算数和信守然诺,它们都是现代人必须而且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品格。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们只有树立起真诚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诚信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它要求人们以求真务实的原则指导自己的行动,以知行合一的态度对待各项工作。在现代社会,诚信不仅指公民和法人之间的商业诚信,而且也包括建立在社会公正基础上的社会公共诚信,如制度诚信、国家诚信、政府诚信、企业诚信和组织诚信等。这就是说,任何政府和制度都要按照诚信的原则来组织和建构,亦需按照诚信的原则行使其职权。一旦背离了诚信的原则和精神,政府就会失信于民,制度就会成为不合理的包袱。
再次,诚信是个人与社会、心理和行为的辩证统一。诚信本质上是德性伦理与规范伦理或者说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的合一,是道义论与功利论、目的论与手段论的合一。如果说“诚”强调的是个人内心信念的真诚,是一种品行和美德,那么“信”则是诚这种内在品德的外在化显现,是一种责任和规范。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诚于中而信于外”的说法。诚信不仅是一种道德目的,是人们应当具有的一种信念,而且也是一种道德手段,是人们应当承担的一种社会责任和谋取利益实现利益的方式。诚信,既可以是价值论和功利论的,又可以是道义论和义务论的。道义论和义务论的诚信观则把诚信视为一种应尽的义务和内在的要求,认为人们讲求诚信是提升自身素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需要,讲求诚信哪怕不能带来物质上的利益,仍然是弥足珍贵的。我们主张在诚信问题上把道义论和功利论结合起来,既把诚信的讲求视为一种谋利和促进发展的手段,又把诚信的讲求视为一种神圣的使命和内在的义务,使诚信的讲求既崇高又实用,既伟大又平凡,这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价值特质。
社会发展的迹象表明,现代社会是诚信需求日益增长的社会,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制经济。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改革将更加深人,开放将更加扩大,经济将更加发展,民主将更加健全,科教将更加进步,文化将更加繁荣,社会将更加和谐,人民生活将更加殷实,这些都迫切要求在全社会营造诚信的环境,完善诚信的制度。新世纪新阶段,加强诚信建设愈益成为一项关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那么,诚信之于我们,又有什么好处?
追求真理,需要有诚信。因为你只有用诚信的目光和诚信的真情,才能面对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做到是则是,非则非,黑白了然,美丑分明,不被眼睛所欺骗,不被嘴巴所利用,不被假象所迷惑。
诚信地对待生活,方能领略人生的无限乐趣。明代大学问家程颐云,以诚感人者,人亦诚其应。没有长久的友情是不真诚的,诚信是感情交流之河床,相知之桥梁,友谊之基石,团结之纽带。不懂得诚信,就不懂得感情的真正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