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读《茶花女》

三读《茶花女》

祖居杂文2026-01-12 00:17:17
近几日,闲来无事,又把小仲马的《茶花女》温习了一遍,在这里我想把它推荐给大家,以及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悟。内容简介:《茶花女》是法国小仲马作于1848年的作品。文章讲述的是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为青年阿尔芒的
近几日,闲来无事,又把小仲马的《茶花女》温习了一遍,在这里我想把它推荐给大家,以及分享一下我的个人感悟。
内容简介:
《茶花女》是法国小仲马作于1848年的作品。文章讲述的是巴黎名妓玛格丽特为青年阿尔芒的真挚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社交生活,与阿尔芒同居乡间,而其父亲则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玛格丽特被迫返回巴黎重操旧业。阿尔芒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致使玛格丽特一病不起,含恨而死。阿尔芒读了玛格丽特的遗书,方知真相,后悔莫及。
初读《茶花女》是十三、四岁的时候,那时刚接触小仲马,被他“不想坐在父亲肩头上摘苹果”的勇气和精神所感动,促使我对他的成名作《茶花女》产生浓厚兴趣。
读完第一遍,深深震撼于茶花女和阿尔芒之间的真挚爱情,虽然作品是个悲剧,但仍不能削减我对它的喜爱和对茶花女的同情。年少轻狂的我把这一切都归结到阿尔芒父亲身上,曾恨恨的以为是阿尔芒的父亲扼杀了他与玛格丽特之间的爱情。现在想想真是太浅薄了,真正的爱情是不会屈服于任何挫折的。毕竟当时的我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女生,对世事涉猎不深,只能用自己的道德观来衡量一件事情的对错。
再读《茶花女》时我深深的同情这位可敬的,一心想要向纯洁蜕变的可怜的女人。跳出故事情节,作为一个局外人来看,摒弃那些外界干扰,摒弃她妓女的身份,玛格丽特只不过是个普普通通的女人,她只想拥有属于自己的爱情,这并没有任何错,错的只是当时人们内心深处的灰暗思想,阿尔芒的父亲认为像玛格丽特这样一个女人会毁坏家族的名声,有辱门楣。即使她善良的如同天使,也无法改变他这种想法。从这一角度讲或许是玛格丽特的身份和当时人们的封建思想葬送了这对苦命鸳鸯之间的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当我再度品读其中微微泛出的苦涩茶香时,我似乎看到了《茶花女》中所传达出的悲剧之外的东西。刚开始这种想法还很模糊,渐渐的慢慢清晰起来。作为一名妓女以出卖肉体为职业,虽然为大多数人所不齿,但她们也有自己不愿意出卖的爱情,或许正是因为她们看够了人间的虚情假意,反而更加看重和渴望真正的爱情。所以当玛格丽特把阿尔芒对她的爱慕当成了真正的爱情之后,就毫不犹豫地不顾一切地献出了她的一切。但文章的结局最终以悲剧收尾,这不得不令人反思,究竟是什么葬送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呢?
经过反复思索,我认为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正是看似痴情的阿尔芒。反观阿尔芒,面对玛格丽特的一片真情,阿尔芒却始终不肯相信妓女也会有真正的爱情,所以从占有玛格丽特的第二天起,就让猜疑占据了他的心头,第三天就认定玛格丽特欺骗了他而发出了一封羞辱和谴责她的绝交信。然而之后,在虚荣心的作用下,立刻后悔起来,并给玛格丽特发出了请求宽恕的信。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阿尔芒心目中,占有巴黎名妓的虚荣心分量要比对玛格丽特的爱情的分量重得多。他真正想要的是一份拥有名妓的虚荣而不是一个普通女人的爱情。
而可怜的玛格丽特由于太渴望真正的爱情,将这一切当做是阿尔芒对她的真情,甚至愿意为了他脱离过去的生活,去过普通人的日子,同时也是为了这个男人,她不得不重操旧业,难道这还不够吗?这足以表明玛格丽特对他的爱,不比阿尔芒的少,而这一切都换来了什么?换来的仅仅是阿尔芒更多的猜疑!我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阿尔芒从来没有把玛格丽特当做生命中的另一半,他也和其他人一样仅仅把她当做一个妓女来看待,可怜的女人,可怜的玛格丽特!在他们分手期间,阿尔芒甚至都没有去推敲一下玛格丽特究竟为什么会变心,反而粗暴简单地认为她就是因为不甘于清贫贪图过去的虚荣,才离开他的,甚至还卑劣地对这个曾经爱过的女人进行种种无耻的报复,这哪里像是在对待一个自己曾经爱过的女人啊!真正爱一个人,即使不能得到她,也要祝她幸福,这是爱情中最基本的,看来阿尔芒是永远都无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了。
可怜的玛格丽特,一心向纯洁的蜕变,就这样被阿尔芒的虚荣和猜疑扼杀在蚕茧之中了。
当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阿尔芒与玛格丽特之间是存在爱情的,所以在阿尔芒确认了玛格丽特对他的真情后万分痛苦,才会有这篇感人肺腑、流传千古的男人忏悔录《茶花女》,只是这个忏悔是来得晚了一点。
悲剧固然感人,但我们还是对喜剧更加偏爱一些。我想:如果,恋爱中的男女在遇到波折时,能够多几分真诚和信任,少几分虚荣和猜疑,这世上许多的爱情悲剧或许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