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情啡朔事
茶是普通的,喝茶是个很休闲的事。荼只要与人、文化、生活有了联系,那么“品茗”“巷道”“茶文化”这些事不由自主地成了文人们永不会感到疲倦的话题了。也许我们可以看成是文人与常人不同的生活情趣。从鲁迅与周作
茶是普通的,喝茶是个很休闲的事。荼只要与人、文化、生活有了联系,那么“品茗”“巷道”“茶文化”这些事不由自主地成了文人们永不会感到疲倦的话题了。也许我们可以看成是文人与常人不同的生活情趣。从鲁迅与周作人的同名散文《喝茶》中,我品到了茶,体会了情,会见了人,看到了茶中之事。于我的眼中鲁迅的《喝茶》:
1、笔下之茶是茶外之茶,是舞台中的一个道具,是引发鲁迅辛辣嘲讽“雅士”的矫情和精神的脆弱的切入点;
2、笔下之情是作者抒发自己对国事忧患之情感。
3、笔下之人是品粗茶食淡饭的自己、卖力气只求解渴的工人,无“悲秋”之情,只知“割稻”季节的老农等“无清福”之辈,当然也少不了“知风情、懂情趣”及能享“清福”的雅人们。
4.笔下之事:懂“工夫”,有“特殊”感觉的可享“清福”,品好茶诸如之事;劳苦做事求“生存”。
周作人的《喝茶》:
1、茶是生活,是“苦中作乐”的情趣;
2、情是闲情,是“忙里偷闲”的艺术;
3、人是懂得“忙里偷闲,苦中作乐”的自己与二三个好朋友。
4、事是“难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的品茶之美事。
同是《喝茶》,为什么会有如此迥异的风格?我想这不仅与作家自身感受生活的浓烈程度,体会生活中人与事之时的心境、际遇、环境的不同有关,也与作者写作的切入点,观察角度的不同,提取情感成份的差异及作家为人处世的观念、态度有很大的关系。能读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散文,受益自然也是很多的。我能从文中品味茶?情?人?事也是一种享受。
鲁迅和周作人的同名散文《喝茶》,让我们看到了两位中国现代作家的文章的不同格调及特点。
鲁迅的散文具有悲剧意识,他的作品大多是杂感文。他能从日常生活中看到生命的悲情,国人精神的麻木,民众的愚昧,政府的腐败,商人的投机,文人的不学无术等等他想抨击,想借题发挥,全在他的思想的深刻性与忧国的情怀。
周作人则从自然、生活中感到生命存在的需要。作为一个文人时常能从平常的生活中体会山水的乐趣。比如飞鸟的闲适,猫儿的慷懒,野花的素洁,茶的淡,酒的浓,人的趣,知识的博等等大自然美好的一切无不存在于自己的感觉之中。人的文学,这就是文化。很多时候世界可以与我无关,只在乎我自己的感觉,这就是周作人的《喝茶》。
同名的散文的《喝茶》,鲁迅文字看似刻薄尖酸;实则藏着他着力的推崇对国民的“启蒙性”教育;而周作人的温和、平静、冲淡、闲话式的风格也在文章中得到了展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各自诉说着不同人生观的“生存”的需要。
文如其人,这是很多人都赞同的。鲁迅的国民性,集体主义;周作人的人本性,个人意识主义我们都可以从《喝茶》中品到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别拿你的清高践踏我的灵魂
下一篇: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