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夫运动何以屡禁不止

高尔夫运动何以屡禁不止

淡不淡杂文2025-08-07 06:22:17
近日央视曝光了陕西“秦岭壹号高尔夫球场”,让这个早被国家叫停了的项目重又摆上桌面。高尔夫历来被视为富人运动,单就把球杆、球衣等装备齐全,恐怕就得花费一个工薪阶层的一年工资。办一张俱乐部会员卡,少则百万
近日央视曝光了陕西“秦岭壹号高尔夫球场”,让这个早被国家叫停了的项目重又摆上桌面。
高尔夫历来被视为富人运动,单就把球杆、球衣等装备齐全,恐怕就得花费一个工薪阶层的一年工资。办一张俱乐部会员卡,少则百万,多则几百万,一般人玩不起。在我们国家,高尔夫运动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兴起的,现在成了富人身份的象征。
高尔夫运动不仅烧钱,还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球场占地大都在千亩以上,稍具规模的更达2000亩。养护球场需要大量用水。有资料显示,2010年,北京高尔夫球场总的耗水量近4000万吨。相当于一个百万人口城市的一年生活用水。草坪喷洒的杀虫剂,流入河道,污染了水源。早在2004年,国务院就明文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国务院各部门,一律不准批准建设新的高尔夫球场。“一律不准”是国家禁令中最为严厉的措辞,意味着没有任何理由可以作为重建高尔夫球场的借口。然而十年来,这条禁令并未得到有效执行,眼下更有死灰复燃的势头。“一律不准”只是一句口号。
此次曝光的“秦岭壹号高尔夫球场”,位于陕西柞水县的一个隐蔽山坳里。柞水是一个只有20万人口的国家级贫困县,具有富豪身份象征的贵族运动,落户国家级贫困县,实在是一个莫大讽刺。人们不禁要问,建设高尔夫球场须得国务院批准,他们获准了吗?
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原来“秦岭壹号高尔夫球场”是以“盘龙植物观赏苑”的名义报批的。显然这是试图以偷梁换柱的手法蒙混过关。但它必须经过发改局、土管局、水利局,已及环保部门的核准。只要有一个单位不准,项目就不可能通过。那么柞水县的高尔夫球场又是如何闯关的呢?
柞水县发展改革局一位副局长对记者说:企业当时申请的内容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如果是高尔夫项目,县里绝不可能通过。这表示发改局对开发商改变项目性质并不知情?
在国土资源局,一位执法监察大队副队长告诉记者,植物观赏苑规划的19个园区,基本都是按照规划进行的,并没有被改建为高尔夫球场。这位队长还说:执法人员大多没有见过高尔夫球场,因此他们在检查的时候,很难分辨出植物观赏苑和高尔夫球场的区别。
随后记者又去了林业局,林业局一位副局长告诉记者,陕西省林业厅批复的是植物观赏苑,并没有建设高尔夫球场。因为这是一个综合项目,所以有些情况并不清楚。在其职能以外的他不承担监管职责。
柞水县水务局的一位副局长对球场用水问题的回答更是让人啼笑皆非,他说:即便它变为高尔夫了,但他是给林地草地灌溉。不管它啥性质,它都属于灌溉用水,灌溉用水是一个类,不管你是什么行业。项目变了我们不管,我们只管他是给哪一类东西灌溉。就如农田灌溉,我不管它种植什么作物,你种花生也罢种玉米也罢,就是给土地灌溉这个没变。它不是用于不属于灌溉别的方面。”这样看来水利局也没有责任。
一个关乎着几百农户家庭生计,占地一千多亩地的运动场,柞水县政府职能部门竟然都不知情?这能令人相信吗!
柞水县违规建设高尔夫球场不是一个小事,因为这是国家明令禁止了10年的项目。我们的地方官员为何会置国家法纪于不顾?显然与利益有关。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中获得巨额财政收入。开发商除了建球场还可以开放房地产。的确是双赢!一位开发商说:他的公司2004年后,在广东修建了一座高尔夫球场,并在球场周边修建了100座豪华别墅。估计每套售价7000万。
目前中国已经建成的座高尔夫球场有639座,这个数字是2004年以前的三倍。足见中央停建高尔夫球场的十年禁令,实际上只是纸上谈兵。屡禁不止的高尔夫运动,是对法律尊严赤裸裸的挑战。法律不能留有死角,国家到了必须对高尔夫球场重拳出击的时候了。地方政府也必须认识到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更不是可以违法的理由!2014.7.7.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