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孔”随笔
有一种说法,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是“两家半的天下”,一家是山东曲阜的孔圣人,一家是江西鹰潭的张天师,半家则是历朝历代帝王。孔、张两家以思想传世,受到历代统者吹捧和敕封,世袭数十代,声名显赫,对中国社会影
有一种说法,封建社会时期的中国是“两家半的天下”,一家是山东曲阜的孔圣人,一家是江西鹰潭的张天师,半家则是历朝历代帝王。孔、张两家以思想传世,受到历代统者吹捧和敕封,世袭数十代,声名显赫,对中国社会影响巨大;而历代各姓帝王,多则传十余代,少则一两代,一旦改朝换代,便什么都不是了,所以总共只能算半家。曲阜孔家受到历代皇封和赏赐,经过数十代的建设,世称“三孔”的孔林、孔庙、孔府已颇具规模。不久前,我到曲阜游览,亲身领略了“三孔”的浩大与奢华,感受了衍圣公家族的显赫。我仰望孔林高大的古柏,抚摸孔庙威严的龙柱,倘佯孔府华丽的庭院,心中感慨万千。一个人的思想只要与统治者的需要相吻合,能为统治者所用,就被捧上天,其后人也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这种情况可能只有封建时期的中国才有。而且“三孔”的显赫豪华,与当年孔夫子为了推销他的见解,周游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的境遇相比,简直是人间天上。历史的玩笑开得太大了,孔夫子如地下有知,不知该哭该笑。
“三孔”虽然显赫,但行走其间,却不时可遇历史上曾遭破坏的痕迹。孔夫子思想的确伟大,但是由于被统治者所吹捧,所应用,奉为正统,与统治者政治的关系过于密切。孔夫子被看作统治阶级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就受到历代造反者的仇视。所以在历史上,屡有“三孔”遭农民起义军破坏的记录。到了现代,孔夫子又成为封建旧思想的代表,而与现代政治产生了许多恩恩怨怨的纠葛,“五四”运动就喊出了“打倒孔家店”的口号,此后尊孔与批孔一直处于拉锯状态。“三孔”所遭受最严重的破坏,是在“文革”。
在孔庙,有一块明代洪武皇帝朱元璋所立的诏碑,上面一个用红漆写的“留”字,现在仍清晰可见,这便是“文革”的痕迹。1966年11月10日,北京一个叫谭厚兰的红卫兵头头,带领一帮狂热的红卫兵,高喊“火烧孔家店”的口号,来到曲阜造反。他们推倒、砸烂了国务院所立的文物保护碑,勒令国务院撤销“三孔”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资格,虽未得到允许,“三孔”还是遭受了历史上最大的浩劫。以孔子墓为首的孔林被掘了个底朝天,孔庙所有塑像的头都被砸烂,许多保留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文物当作“四旧”废于一旦,仅一个月左右时间共毁坏重要文物6000余件,烧毁古书2700余册、古字画900多轴,砸毁历代碑刻1000余座。倒是朱元璋因有农民起义领袖的招牌,他的诏碑才被红卫兵头头题了个“留”字,侥幸逃过了铁榔头。后来,谭厚兰之流虽遭到了法律的惩治,但“三孔”的毁坏却永远无法弥补。
“三孔”的荣辱兴衰,折射出中国社会的沧桑与无奈。孔夫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作为圣人来尊敬,应该是当之无愧的。但他的思想与统治政治过于暧昧,而招惹许多恩怨,这应是他本人所始料不及的。“三孔”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遗存,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宝贵财富,任何人无论是出于政治的目的或是私欲,去毁坏它,都是历史和民族的罪人。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相信孩子,一切都会可以
下一篇:新时代同样需要“海迪精神”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