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秋助学想到的

由金秋助学想到的

邪炁杂文2026-02-14 03:42:02
金秋九月既是菊花飘香之时,又是无数孩子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的圆梦之旅。每年的这个时节,广播、电视、报纸、各种新闻媒体都在报道着各级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金秋助学活动。特别是透过银屏,我们看着许多因
金秋九月既是菊花飘香之时,又是无数孩子带着对大学生活的无限憧憬的圆梦之旅。每年的这个时节,广播、电视、报纸、各种新闻媒体都在报道着各级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的金秋助学活动。特别是透过银屏,我们看着许多因为家庭贫困上不起大学的孩子接过各界领导递到他们手中的助学钱,感动的热泪盈眶。那一刻,所有的人都觉得这些孩子太幸运了,他们终于可以圆自己的大学梦了。社会各界没有忘记那些生活贫困的高考学子们,没有让他们因为钱而遗憾终生。但是,看着被救助的孩子与家长的感激之状,一种感动之后紧接着而来的是一种深深的失望与失落。我想,那些被救助的孩子们除了感激之外,剩下的一定和我一样是深深的失望与失落,他们一定会问无数次,为什么我们就与贫穷为伍,为什么我们就上不起学,为什么我们就需要别人的资助甚至是施舍才能圆自己的大学梦,为什么我们不能自食其力哪?这一个又一个的疑问也许要伴随那些尚未踏入社会的孩子们一生,或者直到他们将来真正的脱贫,或者他们也加入这济困的行列,他们才能忘怀。
让每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都能上起学,体现了我们各级政府、各类企事业单位对教育的重视和对贫困人口的关注、关爱,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一人有难众人帮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但我们的助学形式是否有待商榷,是否有点太大张旗鼓。让那些接受资助的孩子的心灵在大庭广众之下经受一次被感动、被关注的爱的洗礼,对孩子们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让他们永远记住社会没有忘记与抛弃他们,让他们一生都带着一种感恩之心去回报给他们温暖与友爱的社会。但是相反的,让孩子们站在无数的闪光灯下,让无数的人透过银屏见证那些因为贫困而上不起大学的孩子接受资助或者施舍,对孩子们来说,似乎又是一种伤害,因为贫穷不是他们的过错,他们没必要因为贫穷面对那么多的人。如果从公平的角度来说,社会已经对他们不公平了,已经让他们生活在贫穷中了,他们已经失去了他们的同龄人的幸福,就没必要让他们再赤裸裸的面对因为贫穷带来的荣耀,面对那些掌声、喝彩,甚至赞美。他们应该接受资助,应该得到全社会的关爱与关怀,但不应该是轰轰烈烈的,那种关爱与关怀应该是小雨润物细无声。孩子们是会体会到的,他们会把这种感恩铭记在心,在将来传递给同样需要救助的人。能够走进象牙塔去深造,是多少人一生的梦想,能够有幸跨入大学的门槛,接受高等教育,用知识去改变自己的一生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古人云:人生两大乐事,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范进中举时高兴的神志失常,可见金榜题名对人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但我们许多的孩子们在金榜题名时却要为那巨额的学费而忧心忡忡、伤心落泪,他们和古人相比已是不幸的。金榜题名对他们来说首先是伤心与苦涩,其次才是高兴,并且高兴只是强颜欢笑,那种欢笑里有一种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别让我们的孩子在金榜题名后在背负更多的沉重,不管是感恩也好,感激也罢,让我们的孩子们轻装跨入大学的校门吧。
金秋助学,让无数家庭困难的孩子圆了他们的大学梦,这是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我们中华民族千年传统美德的传承,是开创中华民族千秋大业的盛事。让这种善举、义举在一种和风细雨般的氛围中去进行吧。只要有真爱,即使在最阴暗的角落也能感受到,爱是会穿越时间与空间的,给人以爱,不需要大声地说。但愿所有金榜题名的孩子们再也不会为上不起学而伤心流泪,他们应该高兴,应该像范进中举一样的高兴,他们应该带着笑容与自信走进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去圆自己人生的梦想。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