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才如渴 ,唯才是举之曹操

求才如渴 ,唯才是举之曹操

复阁杂文2026-01-15 09:11:34
曹操做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人物,历来是被受争义的。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英雄,从不同的人看问题的立场出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曹操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笔者个人认为,总的来说曹操是一个英雄。当然
曹操做为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人物,历来是被受争义的。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英雄,从不同的人看问题的立场出法,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曹操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呢,笔者个人认为,总的来说曹操是一个英雄。当然从他所处的历史时期来看他也有奸的一面,不过我认为好的方面他占多数。据相关资料介绍:“曹操(155——220),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于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

曹操是一个多性格的人,你说他坏呢,的确自幼放荡不羁,用四川话说是一个“二杆子”——街上的小混混。可在这坏中又与一般的“坏”不同,不是本质上的坏,而本质上的他有才华,足智多谋,又善于随机应变,“鬼点子”多。你说他好呢,的确对人很厚道,特别讲义气,心胸宽广,能容得下对他不满的人。可在这好中又与一般的“好”不同,不是本质上的好,而本质上他却是“不择手段”的利用人,以达到为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比如“挟天子以令诸侯。”表面上看来是对天子好,其实那是别有用心的,这是所有人都看得出来的,当然这也是他当“大好人”最大的杰作了。总之,曹操这个人性格是多变的,给人感觉是坏人中的好人又是好人中的坏人,太难定性了。看来拥有这种性格的人天生就是当“大领导”的料了,只有这种性格的人,才具有某种神秘感,让人看不透的同时又具吸引力。

在笔者看来研究曹操这个人太复杂了,只能取其一方面来说他了。就谈谈曹操好的方面吧,曹操在人才方面的利用上可以说是典范。之所以说他是典范,就是他太会用人了,他明明是在的利用别人,以便达到称王称霸的目的,而偏偏这些人要为他买命,可见其用人的方法是很独道的。曹操用人是不讲究那么多条条款款的,他也太不讲究德才兼备之,心中想要德才兼备的人,可现实这种完美的人太少,他是很清楚的,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去用人了,是一个很务实的人。在他心目中的人才是怎样的呢?他往往从“务实”的思想出发,不管你是什么人,是小偷、是强盗、是不忠的人、是不义的人、是不孝的人、甚至于是造过他反的人,只要是在某个方面能为他服务的,他都能接收并以诚相待。曹操能根据不同人的特长,加以利用,真可谓是唯才是举,不具一格的要人才。不象现在的领导和老板,在招聘人才时,要求高得不得了!主要是看文凭,非重点名牌学生不要,不是研究生学历的不要,英语不好的不要,身高长相不佳的不要,祖宗三代政治不合格的不要,有污点和案底的不要等等,以此总总高标准高要求,好像是在招“女婿”和“儿媳”一样。好多人才因此被埋没哟。如果都是这样,那么某些过去的高级领导人在没有成为领导人之前仅仅凭学历到现今的社会里来找工作可能根本就找不到或者找不到好的工作,甚至于永无用武之地,假如真的是这样的话,不知现在的中国“在哪里”。现在的领导和老板用人最好是学学曹操吧,你管他是什么人,只要能为你创造出价值的人,就是人才。往往不是人才的人总是利用各种关系混入人才队伍中,你叫他作这样这样不行,做那样那样不行,由于有关系罩着,你拿他又不能怎么样。然而庸才用多了创造的价值是很低的,不利于自身的壮大和发展,这样的人利用价值不高。为什么现在的人要多读书呢?原因很简单,说穿了就是为了能被别人更好的利用,利用价值越高自己越具有“生命力”,最可怕的是你没有利用价值。所以说曹操招揽人,不管他用什么手段利用你,能被其利用上就是万福了。很多人骂曹操很会利用人,是一个阴险小人,不过我不赞成这种说法。如果曹操不利用这些人为他买命,他的江山打得下来吗?如果这些人不能被曹操所利用,也许这些人永远没有用武之地,别说能发挥其人生价值了,就连其最基本的生存都难保证。其实这种“利用”与“被利用”是一种两全其美的事,只不过各人的目的不一样罢了。

曹操为了更好的使大量的人才来为自己所用,还专门创作了拟乐府《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而《短歌行》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曹操运用了诗歌这种表达方式,来达到到处招揽人才的目的,可见“求才如渴,唯才是举”的曹操是多么的高明,还想到了利用广告的形式来吸引人,真可谓用心良苦。他这则“广告”可没有现在的“招聘”广告那样诸多高标准高要求,现在的“招聘”广告既有很多高标准高要求的同时,又有一定时间范围的的限制,往往是过时不候。而曹操他的求贤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可见曹操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只要能为自己所用的人,来就行了,大门随时为你敞开的,永不关门。比如像苟或、苟攸、郭嘉、程昱等人是自己送上门的,至于过去背叛过他的张绣、魏种、毕谌等人,他也照收不误,一样的以礼相待。如果是现在的领导和老板,对于那种自己送上门的人才可能还能勉强接收,对于那种因“跳槽”背叛过原单位的员工,如果这些员工还想回来那是不可能的事了,这些领导和老板不要你还不说,往往还给你甩一句话:“这里又不是茶馆酒店,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有那么好的事。”往往说这些还算是给面子的了;再说重点,那就是:“好马不吃回头草”。如果是曹操他就不会管你那么多,管你是不是好马哟,只要拉过来能用就行,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曹操对人才是相当重视的,不仅仅是用人那么简单,而且还会善于用人,能使所用的人根据自己的所长尽其发挥。

可见曹操才是一个真正的“求才如渴,唯才是举”的人,再加上其过人的智慧成就其伟业便成了理所当然的事了。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