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何需“希望”
某高官到某地担任书记伊始,便公开喊话:“希望对我进行监督”,新闻界对此赞赏有加,许多报纸甚至以此为大标题大报特报。我看后,很不以为然。对此官员讲此话的诚意我深信不疑,而且从他以往的人品官德及政绩看,我
某高官到某地担任书记伊始,便公开喊话:“希望对我进行监督”,新闻界对此赞赏有加,许多报纸甚至以此为大标题大报特报。我看后,很不以为然。对此官员讲此话的诚意我深信不疑,而且从他以往的人品官德及政绩看,我也坚信他是一名想为人民干实事也能干出点名堂的难得的好官。但说因为他对于接受监督有如此态度,并带头接受监督便会在官员监督上产生多大的效果,实在不敢寄予太大的希望。
我认为,从我们的领导者经常公开“希望”和“欢迎”监督这件事本身,便暴露了我们监督体制的不成熟。因为这种所谓监督,本质上还是领导者对监督者的一种“恩赐”,而不是监督者的独立权力。这种“恩赐的监督”更多的带有作秀的意味,让人感觉监督仍然是任官员把玩的一个“婊子”,对于官员约束行为实在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因为,他是这个地区的“一把手”,掌握着全部的权力资源,包括握有所有监督者——如纪律、检察机关、媒体等——的生杀大权。这种情况下,当他“希望”和“欢迎”大家监督的时候,可能会有那么一点点隔靴搔痒的监督;可他那天不高兴了,不“希望”不“欢迎”大家监督了,那监督便又成了一张没有任何价值的空头支票。
真正的监督应该是一种制度,凡制度便要有刚性。即不管官员本人是否愿意,对他的监督都必须到位、到底、到边。这样才能保证官员正确地行使权力,避免权力走向腐败。这种刚性,与官员本人对监督报什么态度根本不应该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实事上,官员与监督的关系就是鼠和猫的关系:鼠千方百计地要钻监督的“空子”,而猫则千方百计地寻找鼠的“茬口”。我倒觉得,这种状况反而比领导者经常“希望”与“欢迎”监督更在情理之中。你见美国那个总统上任时呼吁国会、媒体、民众对自己进行监督了?可国会一年开11个月的会瞪大眼睛找总统和行政部门的毛病,媒体整天对总统和行政部门说三道四,民众更是三天两头上街表达对总统与行政部门的不满,甚至还出现了克林顿因玩一个叫莱温斯基的小妞而被弹劾的事情。这些都说明,当一个社会的监督变成制度的时候,领导人对监督如何表态已经微不足道,不但不会影响监督的实际进程,说多了反而有作秀之嫌。这个时候,对于监督的“希望”与“欢迎”便成了多余。
我想,今后还会经常有官员对监督表示“希望”与“欢迎”。在我们的监督体制还不成熟、不完善的情况下,有个好的态度总比没有的好。但我还是希望这种“希望”与“欢迎”早一点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真正的规范性监督体制。那才是中华民族的真正希望,也才是我们应该热忱欢迎的!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世故还是厚道更容易生存
下一篇:那一种思念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