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多少官员是被“惯坏”的?
“娇儿不孝,娇狗子上灶”、“严是爱,松是害”这些脍炙人口的民谚,无不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还是应该多些管束,若无规矩,则成不了方圆。人都是凡夫俗子,凡胎肉体,是人就会有劣根性。官员也是人,官员首先
“娇儿不孝,娇狗子上灶”、“严是爱,松是害”这些脍炙人口的民谚,无不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还是应该多些管束,若无规矩,则成不了方圆。人都是凡夫俗子,凡胎肉体,是人就会有劣根性。官员也是人,官员首先有着与普通人一样共存的劣根性,而且官员因为手中握有大大小小的各色权力,权大底气粗,仗着手中的权力,更容易变坏。所以,对于官员这个群体,就应该有着甚于普通人的更严格的监督制约和管束。否则,官员就可能“娇儿不孝,娇狗子上灶”,甚至胆大包天,胡作非为。
当前腐败现象丛生,腐败形式不断翻新,一些腐败案件对社会的危害极大,性质极其恶劣,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什么导致一些官员前仆后继,不断加入腐败队伍的行列?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今我们的某些官员太受宠爱,被“惯坏”了。
谁在宠着这些官员?一是一些巴结逢迎上级的下属宠。二是一些上级宠。在局部地区或单位,官员们为了共同的非法利益诉求,往往会不分上下级,相互关爱,相互照着,遇到问题,上级往往会官官相卫,为胡作非为的下级撑起“保护伞”。三是一些执纪执法职能部门宠。如今,极少数执纪执法人员与腐败官员狼狈为奸,有的自己干脆就直接腐败,导致一些“猫都不抓老鼠了”。四是一些利益谋求者宠。这些人为了谋求更大的利益,往往通过行贿、美色、溜须拍马等手段百般逢迎、巴结一些官员,让这些官员倍受恩宠。五是一些新闻媒介宠。一些新闻媒介因为利益因素使然,惯于为一些官员歌功颂德,做假大空的表面文章,即便某些官员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腐败分子,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照样歌功颂德,助纣为虐。六是一些群众被迫宠。一些群众对官员缺少制约权力,即便眼睁睁看着某些腐败官员胡作非为,心中愤怒,但为了自保,通常敢怒不敢言。这种间接的宠,也为某些官员腐败创造了“宽松环境”。
有人曾感慨,“在中国做官真幸福”。的确,在中国做官很幸福。某些集万般恩宠于一身的官员,想不幸福都难。极少数官员在被宠爱的宽松环境之下,久而久之势必会在做人上飘飘然,自我感觉良好,不知自己到底几斤几两,不知天高地厚,找不着北。还有的在某些“宽松”的氛围保护之下,更会恶胆丛生,狂妄自大,不怕天,不怕地,无法无天。一个为官者在做人上若到了这个份上,通常离腐化堕落也就不远了。
对坏官、恶官、腐官的松、惯、宠就是对人民的害,就是对人民的残忍。所以,为了维护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了维护好基本的人伦纲常,为了维护好社会公平和正义,我们就必须对官员严加管束,对坏官、恶官、腐官严厉惩治。
此次重庆在打黑除恶的斗争中,仅警察系统就有20余处级以上官员被查处,重庆官方对坏官、恶官、腐官的惩处决心和力度堪称一绝,值得我们效仿学习。
“无规矩不成方圆”。不严格管束官员,就会乱了纲常,乱了经济,乱了社会,让一切乱套,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如何防止官员不被“惯坏”?
还是老生常谈的两点:一是加强监督和制约,特别是赋予群众对官员强有力的监督和制约权。二是对坏官、恶官、腐官严厉查处,绝不姑息迁就。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诗歌技巧之通感
下一篇:对“吃空饷”者使出“撒手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