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吃空饷”者使出“撒手锏”
近日媒体曝光福建省龙岩公务员江进祥9年不上班“吃空饷的“最牛公务员”事件,以及湖南永川上百名教师“吃空饷”、海南三亚市部分教师“吃空饷”、重庆万州区“官二代”“吃空饷”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实,“吃
近日媒体曝光福建省龙岩公务员江进祥9年不上班“吃空饷的“最牛公务员”事件,以及湖南永川上百名教师“吃空饷”、海南三亚市部分教师“吃空饷”、重庆万州区“官二代”“吃空饷”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其实,“吃空饷”并非新闻。“吃空饷”问题由来己久。据有关媒体报道,2005年河北张家口市清查出“吃空饷”人员1180人;四川省2006年初步查出“吃空饷”者高达3.7万人;山东省2007年查出“吃空饷”11858人;安徽天长市2008年清理出“吃空饷”人员318人。国家行政学院一位副教授曾匡算过,中国大约有30万人“吃空饷”,用公众的钱来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做工作的人。
“吃空饷”人数不但之多,其方式也五花八门:有在编不在岗、死亡不注销、调出不下编、留职不停薪、虚报冒领、“挂名开支”、“退而不休”等等。具体而言,主要吃法有如下几种:一种是不在岗人员及死亡未注销人员的家属继续从单位领取工资,或并未继续从单位领取工资,而是单位利用他们的“人头”从财政那里套来“空饷”截留作为“小金库”,甚至被少数领导私分或贪污。另一种是做了贪官进了监狱还照领工资。如温州瑞安市原副市长、原交通局副局长蒋良荣在缓刑期间照拿工资;安徽潜山县贪官曹晓明获刑入狱后工资照发。还有一种是虚报冒领。如河南沈丘县北杨集乡财政所原所长高国昌,和其担任副所长兼主管会计的弟弟高国常一起,先后让高国昌农民身份的妻子、4个正在上学的女儿、农民身份的妹妹和妹夫等10余人吃财政空饷;山东一女子冒名顶替“挂职”医院“吃空饷”10年。
有网上评论说,“吃空饷”已成了一些地方机关事业单位的一个顽疾,不但编制被占、财政被吃,而且直接关系到政府部门的形象以及社会公平和正义,妨碍社会和谐。“吃空饷”是公权力“私家化”的典型表现。其“负面影响”自然远非“队伍建设”和“管理”那么简单,伤害的是一个社会运行所必须的基础秩序——机会均等、财政透明、权力规范和公平公正。
近年来各地清理“吃空饷”举措不少,然而“吃空饷”却屡禁不止,愈演愈烈,甚至吃得冠冕堂皇、理气直壮。究其原因:一是人事管理与审查制度存在漏洞。长期以来,人事部门对人事的在岗考核流于形式,一张白纸黑字作存档,对那些在编不在岗等“吃空饷”人员视而不见,未能对其及时作出处理决定,财政部门也没有对其停发工资。二是监管缺位、监督失效。能“吃空饷”的大多是一些神通广大的人,他们有背景、有关系,纪检部门对“吃空饷”人员的监督成为盲区。尤其是能够“吃空饷”的都是与本单位领导有密切关系,都是得到领导多方关照的,作为本单位的那些知情者大多持明则保身的态度,不愿意举报,免得引火烧身。三是公权力私家化,公共资源沦为私家资源。有的领导干部与直接负责的人员严重渎职,认为“吃空饷”吃的是国家的财产,“不吃白不吃、吃了也白吃、白吃谁不吃”。更有甚者,有的领导干部因为人情难却或者作为利益的等价交换——你的儿子弄到我单位吃“空饷”,我的儿子弄到你单位吃“空饷”。四是“吃空饷”背后隐藏着巨大的腐败。有的单位领取的“空饷”全部进入私人腰包。五是对“吃空饷”者处罚力度不够,责任追究制度缺乏刚性,不能形成足够惩戒力与威慑力。长期以来,由于监控成本过高,又未能形成长效的监管机制,“吃空饷”的防范主要依靠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自律。但从各地查处的情况看,对“吃空饷”者的处罚,“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无非是勒令其退回所领款项,或者给予有关人员警告、记过等党纪政纪处分,没有对“吃空饷”者进行刑事处罚和对相关领导人进行责任追究,这是“吃空饷”得以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彻底遏制“吃空饷”现象,我们必须对“吃空饷”者铁腕惩戒,使出撒手锏,使“吃空饷”者无所遁形。当前和今后要切实做好三项工作:一要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从根本上堵塞“吃空饷”的漏洞。二要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网上公示财供人员,增强财务、政务公开透明度,让群众对公职人员工资发放进行监督,杜绝暗箱操作行,让“吃空饷”者“吃不了兜着走”。三要对“吃空饷”人员以贪污罪追究其法律责任及相关人员责任。吃“空饷”不仅仅是一个违纪、违规的问题,而是一个完全可以以涉嫌诈骗国家财产罪或者是涉嫌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国家的财产或玩忽职守罪、滥用职权罪予以惩治。只有这样“吃空饷”的顽疾才能得以根治乃至杜绝。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有多少官员是被“惯坏”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