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境界,美学之根本
境界有多种解释:《辞源》中解释为境地;《辞海》中解释为(一)、景象、境地,并引耶律楚材诗“吾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二)、指造诣;(三)、指诗文、图画的意境。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事
境界有多种解释:《辞源》中解释为境地;《辞海》中解释为(一)、景象、境地,并引耶律楚材诗“吾爱北天真境界,乾坤一色雪花霏”。(二)、指造诣;(三)、指诗文、图画的意境。而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我所要谈论的便是词典里的注解,来诠释境界之中之美。可是单从这些单调的解释上来看,想必还是有许多人对于境界仍是模糊不清,仍体会不到其中深意。那我们换个角度去说。大凡懂一点点美学的人都知道,任何美也只能在包容意境之后才能算是真正的美。这其中的意境,我们便可代替为境界。但凡是人,总是爱美。美是个广义的内容。美可以去感受、触摸、欣赏、聆听等。我们可以将美用在一份关心上;我们也可以将美用在一篇精致的文章上;我们还可以将美用在一幅秀美图画上。万能的上帝在创造人的时候也把美的痕迹遗留在了每个人的原始记忆里,就像每个人都知道吃饭。美是与万物同生的,渗透在每一个事物的细胞里。我们可用文字;图画等手段记录美。我们每天总爱对自己精心修饰一番,便也是美。也是因为美,生活总是让人期待着;憧憬着。因为有所期待,人们便能付诸更多的努力去维护和发展我们的生活。我们更在创造着更多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
既有美的存在,但人的思想;见地所不同,美的感应也定然是不同的。但爱美的人总是在追求最高的美。可美的极至没人可以描述出,武侠小说里把武艺的最高层称为最高的境界。这用到了境界一词。对于美的认识总会有肤浅深刻的区分,肤浅的美总是渲染在现象之上,很是粗糙或许根本不应该用美来议论。深刻的美总是让人心情跌宕起伏,以至留下深刻的记忆,甚至可以持久到永恒。但时间的长短不是判断美是否肤浅的依据,那瞬间的烟火也可给见者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之美。
年轻的女子总是喜欢浓妆;打扮入时,可我们清楚地知道时光的流失总会要带走一些的,也会留下痕迹。爱美的心本无可厚非,但美过其实是大可不必的。一位年过半百,却因为有着很好的修养的夫人却一样可以打动周围的人。这也是一种境界的美,美的境界更可以说一种心态;一种方式。有境界的美,可以使人在举止之间都可以表现出独特的美感效果。
国人学礼学了几千年了,一笑一动的瞬间都可以做到洒脱自如。以至于当一个中国人夹杂在十个韩国人或者是日本人之间的时候,光看他的动作便可以区分下来。五四和文革期间,批儒倒孔,这其中也包括了那些传承千年的繁文缛节。其实那些压抑了国人千年的礼节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有积极作用了。《礼记·曲礼》中言道:“是以君子恭敬撙节,退让以明礼。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虽烦琐,却不失教人开化的一种途径。今天我们再用审美的眼光去观赏礼节,便发觉是礼引导了人的行为美,把人的精神世界升华了。
我们都喜欢宋词,清婉娇柔。虽华丽万分却不失真情,使人置身之中,浑然忘却现实如何嘈杂,你完全被其中的情致所醉。仿佛每一行字就像是一位才艺双绝的女子在向你倾诉她那幽幽情思。每一篇都如一幅完美精致的图画,使你忍不住惊叹她的美,美得眩目。宋代以后写词的人也很多,但很少再能写出那样美不胜收的好词,却是为何?引用王国维先生的一句话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意境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由此可见,惟有提升境界方才可以升华思想的美,才可以衍生出动人心环的意境和佳句。
上面我们所提到的,短暂的烟花也可以留下璀璨的光芒,给人留下深刻的美。那是因为腾飞的烟花在瞬间释放了全部的美,那是美的燃烧。所以能在瞬间给观看的人留下不灭的记忆痕迹。可以说是烟花在刹那间将美升华到了一钟境界才会那样震撼人心。
当今,我们的审美观念不应仅仅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美感的认识。更应该从提升美的境界。我们日常里评价一个人是否美丽的标准便主要是依据这两条:是否有气质;是否有神韵。好多时候我们也用这两个标准去评价一切事物是否美。著名的学者王国维在其著作:《人间词话》一书有这样一段:“言气质,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气质,神韵,未也。有境界而二者随之矣”。从审美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作:境界之美乃大美。惟含境界的美才能真正让人赏心悦目,而达到美的价值。
然而境界何处得之:“无我之境,人唯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是也。
版权声明:本文由sf999传奇新服发布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金瓶梅》读感随记(18)
相关文章